诺如病毒

admin 2013-12-24
0 1397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Norovirus)是一组杯状病毒属病毒,其原型株诺瓦克病毒(Norwalk-like viruses)于1968年在极易变异,此后在其他地区又相继发现并命名了多种类似病毒,统称为诺如病毒。201212131216日期间,日本各地接连发生一系列因诺如病毒而引起的集体食品中毒事件。
1、病毒简介
 
  诺如病毒[1]
诺如病毒[1]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属病毒引起的学校、餐馆、医院食物物品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腹泻,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是引起非细菌性腹泻暴发的主要病因。诺如病毒感染性强,以的水源、、空气等传播,常在社区、、托儿所、孤老院及军队等处引起集体暴发。[2]
诺如病毒遗传高度变异,在同一时期和同一社区内可能存在遗传特性不同的毒株流行。诺如病毒抗体没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尤其是没有长期免疫保护作用,极易造成反复感染。[3]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流行,全年均可发生感染,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寒冷季节呈现高发。美国每年在所有的非细菌性腹泻暴发中,60-90%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福州武汉北京安徽血清抗体水平调查表明我国人群中诺如病毒的感染亦十分普遍。1995 年,我国报道了首例诺如病毒感染,之后山西日本澳大利亚荷兰英国等发达国家也都有类似结果。在发展中国家,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普遍存在,也常引起暴发流行。在我国5岁以下腹泻儿童中,诺如病毒检出率为15%左右,
2、病毒特点
诺瓦克病毒(Norwalk Viruses,NV)是人类杯状病毒科(Human Calicivirus,HuCV)中诺如病毒(Norovirus,NV)属的原型代表株。NV是一组形态相似、胃肠炎患者粪便中分离出多种形态与之相似但抗原性抗原性略有不同的病毒颗粒。诺瓦克病毒最早是从1968年在美国诺瓦克市暴发的一次急性腹泻的患者粪便中分离的病原。此后,世界各地陆续自略异的病毒样颗粒,均以发现地点命名,如:Hawaii Virus(HV)、Snow Mountain Virus(SMV)、Mexico Virus(MxV)Southampton Virus(SOV)等,先是称为小圆结构病毒(Small Round Structural Virus,SRSV),后称为诺瓦克样病毒(Norwalk-like virus,NLV)直至2002年8月第八届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批准名称为诺如病毒(Norovirus,NV)。诺如病毒与在日本发现的札幌样病毒(Sapporo-like Virus,SLV),现在的正式名称为札如病毒(Sapovirus,SV),合称为人类杯状病毒。[4]
NV有许多共同特征:直径约为26~35nm,无包膜,表面粗糙,球形,呈二十面体对称;从急性胃肠炎病人的粪便中分离,不能在细胞或组织中培养,也没有合适的动物模型;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在氯化铯密度梯度中的浮力密度为1.36~1.41g/cm3;电镜下缺乏显著的形态学特征,负染色电镜照片显示,NV是具有典型的羽状外缘,表面有凹痕的小圆状结构病毒。
3、传播途径
感染者粪便和呕吐物中可以发现诺如病毒,可以通过几种方式感染诺如病毒:食用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饮用诺如病毒污染的饮料; 接触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然后手接触到口;
直接接触到感染者(如照顾病人,与病人同餐或使用相同的餐具)。
食物和饮料很容易被诺如病毒污染,因为病毒很小,而且摄入不到100个病毒就能使人发病。食物可以被污染的手、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物体表面直接污染,或者通过附近呕吐物细小飞沫污染。尽管病毒在人体外很难繁殖,但是一旦存在食品或水中,就能引起疾病。 [5]
有些食品在送至饭店或商店前可能被污染。一些暴发是由于食用从污染的水中捕获的牡蛎。其它产品如色拉和冰冻水果也可能在来源地被污染。
4、临床表现
 
  诺如病毒
潜伏期多在24~48h,最短12h,最长72h。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24h内腹泻4~8次,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粘液脓血。大便常规镜检WBC<15,未见RBC。原发感染患者的呕吐症状明显多于续发感染者,有些感染者仅表现出呕吐症状。此外,也可见头痛、寒颤和肌肉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
5、诊断方法
1.临床诊断病例:主要依据流行季节地区、发病年龄等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常规检测结果进行诊断。在一次腹泻流行中符合以下标准者,可初步诊断为诺如病毒感染:
(1)潜伏期24~48h;
(2)50%以上发生呕吐;
(3)病程12~60h;
(4)粪便、血常规检查无特殊发现;
(5)排除常见细菌、寄生虫及其它病原感染。
2.确诊病例:除符合临床诊断病例条件外,在粪便标本或呕吐物中检测出诺如病毒。
6、治疗方法
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以对症或支持治疗为主,一般不需使用抗菌素,愈后良好。脱水是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主要死因,对严重病例尤其是幼儿及体弱者应及时输液或口服补液,以纠正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7、预防措施
由于诺如病毒感染病是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容易在人群密集的场所发生局部聚集病例。因而我们应共同做好预防工作。
1.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2.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减少到校外的餐厅就餐,特别是无牌无证的街边小店。
3.减少外出要会和参与大型活动机会,杜绝传染渠道。
4.一有情况,立刻就诊,并报告所在单位、社区。
健康教育 加强以预防肠道传染病为重点的宣传教育,提倡喝开水,不吃生的半生的食物,尤其是禁止生食贝类等水产品,生吃瓜果要洗净,饭前便后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免疫接种 目前尚无理想的疫苗。
加强饮用水卫生 要加快城乡自来水建设。在暂时达不到要求的地区,必须保护水源,改善饮用水条件,实行饮水消毒。
抓好饮食卫生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特别要加强对饮食行业(包括餐厅、个体饮食店、学校周边饮食摊档等)、农贸集市、集体食堂等的卫生管理。食物加工者要严格注意个人卫生,一旦发病立即调离工作岗位。
病人、接触者及其直接接触环境的管理
隔离:对病人、疑似病人和带菌者要分别隔离治疗。
突发疫情报告: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突发疫情后,城镇于6h内,农村于12h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发病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消毒:对病人、疑似病人和带菌者的吐泻物和污染过的物品、空气、饮用水、厕所等进行随时消毒,当染菌者送隔离病房或治愈后进行终末消毒
流行期措施:
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搞好环境卫生,及时清除、处理垃圾和人畜粪便。
做好水源保护和饮用水消毒。
加强食品卫生法的执法力度,做好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做好肠道传染病的卫生防病宣传教育和动员工作,在发生流行时发动群众自觉停止一切宴请聚餐,发生吐、泻时及时到医院肠道门诊就医。
加强肠道门诊工作,作到逢泻必检,逢疑必报。对发现的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加强饮食卫生,禁食生、半生食物。
加强个人卫生,及时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待肥皂泡持续10秒后冲洗干净。
 
 
 
 
爆发案例
中国
从化发生一起水污染引起的诺如病毒感染事件,共有429人发病,无人死亡。广东省201012月广州疾控专家昨天提醒,诺如病毒感染可导致腹泻、呕吐,呼吁市民不要吃生食。
诺如病毒又称诺瓦克病毒,是一种高致病、传染性极强的肠胃病毒,能导致急性胃肠炎,一旦有人感染,通常会发展为群体性的大规模传染。
以前国内对诺如病毒感染研究较少,近年来,国内已报告多起诺如病毒感染事件。何剑峰表示,该病潜伏期很短,起病很急,一般在10多个小时或者几天内发病。
其中,儿童患者多表现为呕吐,成人患者多表现为腹泻。这种病主要通过粪便、口传播,在冬季多隐藏在贝类海鲜等食物中,并可通过患者的排泄物和呕吐物污染环境,进行传播。
何剑峰表示,诺如病毒大多引起轻症,很少引发重症或者死亡病例,可控可防可治。他表示,如果家中有诺如病毒感染病人,家人在处理其呕吐物时也要戴上口罩。预防病从口入,要勤洗手,别吃生食尤其是生的海产品。[6]
德国
20129月底,德国首都柏林以及东部三个地区1万多名小学生和托儿所的幼儿在学校疑似因吃了中国进口的冷冻草莓而发生食物中毒。德国当局随后已将此情况通报欧盟其他伙伴国,并从102号起回收了所有中国冷冻草莓。德国联邦消费者保护部当地时间8日公布最新消息称,罗勃特科赫研究院已在一包嫌疑草莓中找到了可引起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的诺罗病毒。正是这批草莓引发了德国东部大规模呕吐腹泻肠胃病。[7]
日本
2012124,日本福冈市一幼儿园26名孩子集体感染诺如病毒,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日本国立传染病研究所针对这一情况表示,进入12月上旬后,日本全国将大规模爆发诺如病毒,呼吁日本所有民众做好预防。谁知话音未落,日本大阪就发生了一起集体感染诺如病毒事件,目前已经有两人死亡。日本政府呼吁,各地的保健所要对公共场所彻底清洁消毒,并且对呕吐物处理后也要进行彻底消毒灭菌。[8]
据校方介绍,357名高二学生从11日起前往上海、苏州等地进行了43夜的旅行。14日回国后,翌日便有16人缺课、16人早退。校方随即与金泽市保健所取得了联系。目前已有一名学生被检出诺罗病毒,但感染并未扩大至学生家人及其他年级。[9]
20121213日到1216日期间,日本各地接连发生一系列因诺如病毒而引起的集体食品中毒事件。中毒人数由爱知县名古屋市的49人增加到千叶县成田市的60多人,再到山梨县甲斐市的319人,最后到广岛县广岛市的1381人,据日本厚生劳动省透露,这是日本自1996年以来,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起集体食物中毒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