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校园安全

admin 2009-12-18
0 1267
反思校园安全

 

从湖南育才中学踩踏事故反思校园安全
湖南省湘乡市私立学校育才中学12月7日发生的严重校园踩踏事件牵动着亿万国人的神经。目前事故的原因大致已经明了,这所在当地颇有名声的学校大约在校学生3626人,52个教学班,当晚九点十分晚自习结束,寄宿生陆续走出班级,和以往有些不同,由于那天当地下雨,学生为了避雨有近500名学生选择走了通往宿舍区的最便利的通道,使得楼道骤然间变得拥挤不堪,此时一位女生突然跌倒引发拥挤,遂酿成八名学生死亡,二十多人受伤的校园惨剧。
      我们不得不含泪回眸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是缅怀,更是反思。事发以后,网民议论纷纷,有指责学校晚自习的,有批评学校管理的,也有讥讽现行教育制度的。当然学校必须承担责任,事故发生后注定我们的学校乃至我们的教育将成为避无可避的众矢之的。但是灾难过后的反思却必须在冷静的状况下进行。
      一个学校的安全似乎也存在一个“短板效应”。即我们评价一个学校的安全系数不单单要看学校的建筑是否现代化,牢固,设计是否合理,是否有消防通道,有多少消防栓等,而恰恰是由我们看不到的“短板”决定的,比如楼道的宽度,灯光的亮度,楼梯扶手是否牢固,地面是否防滑,学校的安全教育是否深入人心等。忽视了这些短板,再现代化的教学楼也不能说绝对安全。我曾满怀善意的作着种种假设,如果那晚不下雨,事故可能就不会发生,因为下雨学生才会去挤那个楼道,因为下雨上下楼梯带水的鞋底可能会导致地面湿滑;如果那晚学生不摔倒可能也不会发生这次事故,但是谁能保证学生走路一定不会摔跤;如果放学和就寝的时间在宽裕一点,而不是那短短的二十分钟,可能学生也不会那么着急着赶回宿舍,毕竟学生不是用来被管理的,如果我们的管理再人性化一点悲剧可能就不会发生;如果发生拥挤时那几个调皮的孩子不去恶作剧式的阻挡和喧哗,悲剧也可能不至发生。如果楼道再宽一点……如果孩子的安全意识再强一些……而这一切只是我单相思地假设,昏暗狭窄的楼道成了那些花季孩子通往地狱的甬道。
      我们是否该检视一下我们的校园是否也有这样的“短板”呢!楼梯的防滑条是否脱落,生锈的护栏是否有不安全隐患,楼道的灯光是否足够亮,有没有应急灯,损坏的开关插座开关是否修好,有裂缝的玻璃是否准备更换,下水道盖子是否牢固,多找找身边的这些短板吧!它是校园安全的隐性杀手。
      湖南湘乡的校园踩踏事故不是告诉我们安全教育没有用,迷信该来的终归要来,而是告诉我们我们需要更柔软的安全教育。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安全教育是一堂大课。学校的班主任会不会少讲,班会课更是大讲。往往涵盖家庭安全教育、上下学交通安全教育、体育课安全教育、课间安全教育、集会安全教育、寄宿生安全教育等。每一位做过班主任老师放学、放假讲得多的恐怕就是安全。但是这种安全教育已经成为程式化的语言,对学生来说早已心理疲劳,如同中国人见面喜欢说,吃过饭没有一样,语言本身已经没有具体的意思。所以安全教育不能在如此生硬而要变得更加柔软。用柔软的情感承载安全教育的内涵。比如、事故发生后,笔者利用班会课加强安全教育,学生中有这样一种坏习惯,喜欢起哄,喜欢扎堆,我对学生说这次事故中有部分学生起到了不好的作用,比如事发时一些孩子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有恶意拥堵的事实,也有学生事发时大喊,“地震了”“闹鬼了”。虽然这些孩子不是刻意的,但是缺乏对危险的预见。那么我反问我的学生如果那些死去的孩子与他们的恶意行为有关,你们会自责吗?孩子们不语,我又借此谈到,学校一度时间发现有学生破坏走道开关的现象,你们知道会导致漏电可能会伤害自己或他人吗?孩子的眼神中纷纷流露出对这种行为的鄙视。我说自己的一个不当行为很可能会导致终身遗憾,你们知道吗?孩子们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安全教育也可以有柔软的情境。我出示几张网上下载的图片,有事发当时楼道上一抹鲜红的血迹,有病床上还未苏醒的孩子,有呼天抢地嚎啕大哭的父亲,有表情木然不至所云的母亲照片。学生看后明白了灾难的可怕,知道珍惜自己的生命不仅为自己也是为爸爸妈妈为家人。
     看吧,那位父亲哭了,哭得撕心裂肺,在场的家人也哭了,哭他们的孩子,好好地上学怎么说没就没了。医院里那位憨厚的母亲,表情木然,见到医务人员就结巴着说,我这个女儿真的很听话……很听话,求你们一定要救救她……救救她。八个孩子没了,八个家庭永远的残缺不全了,眼看着就要到年底,又快过年了,孩子的新衣大概都备齐了吧!可是谁来穿这件新衣呢。命运给我们的校园安全制造了一场黑色幽默,谁曾料到平静的校园也如此凶险呢!

      校园里那张录取高一级学校的光荣榜牢牢地粘在校园的墙壁上,这时,我们该对我们的教育说点什么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