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是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关键阶段,基于学校整体劳动技能比赛规划,结合二年级学生 “具象思维为主、动手能力初发展” 的特点,通过细化比赛项目、简化操作要求、强化过程引导,帮助学生在基础劳动实践中建立秩序感、提升自理能力,逐步养成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的劳动习惯,为更高年级劳动技能学习奠定基础。
1. 能准确区分课本、练习本、文具盒等学习用品的类别,掌握 “分层分类” 整理书包的方法,3 分钟内完成规范整理;
2. 熟练掌握校服外套 “对折对齐、边角整理” 的折叠步骤,能独立完成平整叠放,无明显褶皱;
3. 初步了解劳动工具(如书包、校服)的日常维护方法,知道 “用完归位” 的基本要求。
1. 通过 “示范 - 模仿 - 练习 - 比赛” 的流程,体验劳动技能从 “不会” 到 “会” 再到 “熟练” 的过程;
2. 在比赛中学会观察标准(如整理书包的分层要求)、对照改进,提升自我检查能力;
3. 通过小组观摩、班级比拼,培养 “认真对待、不慌不忙” 的劳动态度。
1. 感受 “整理后物品整齐有序” 的成就感,减少对家长的依赖,增强生活自理信心;
2. 树立 “劳动能让生活变美好” 的简单认知,愿意主动承担自己的物品整理任务;
3. 在班级集体比赛中,培养 “为自己加油、为同学鼓掌” 的积极氛围。
| 项目 | 内容 | 备注 |
|---|---|---|
| 参与对象 | 二年级全体班级,每个班级选拔 4 名学生参赛(通过班级内 “劳动小比拼” 初选,结合学生日常自理表现确定,未参赛学生可作为班级 “小小啦啦队”,在观摩区为参赛同学加油)。 | 各班级做好初选 |
| 比赛时间 | 周三 9:00-9:30(提前 10 分钟,即 8:50 在向阳小学舞台旁集合整队,避免与上课时间冲突。 | 四个班级参赛队员提前到舞台背后等待 |
| 比赛地点 | 主赛场:向阳小学舞台二年级赛区设 8 个比赛桌子,分两行排列,每行 4 张桌子;观摩区:向阳小学操场其他年级在指定区域站立,由班主任带领 | |
| 主负责团队 | 主负责:魏本美;工作人员:於丙燕、李敏、胡家邻於丙燕:摄影、摄像、微信撰稿推送李 敏:协调场地使用与流程衔接胡家邻:比赛用品准备 | 主负责:魏本美 |
| 评委团队 | 文财、刘通、张舒群、张丽、张艳玲、阚洪进1. 六张评委桌椅放在台下(胡家邻负责)2. 评委打分表(李敏负责) | 主负责我:文财提前 10 分钟到场,即 8:50 前到位,进行评分培训; |
道具清单(学校统一提供,提前 1 天消毒): 负责:胡家邻
| 标准书包(捐赠书包) | 空水壶(学生自带,壶身贴好姓名贴) |
|---|---|
| 语文 / 数学 / 英语课本各 1 本 | 练习本 2 本(田字格本、拼音本各 1 本) |
| 道德与法治/科学/美术课本各一本 | |
| 文具盒 1 个(内含铅笔 2 支、橡皮 1 块、尺子 1 把,提前摆放整齐) | 共准备10套道具(含两套备用)水杯自备 |
2.场地布置:
向阳小学舞台内,悬挂 “二年级‘巧手筑梦,生活溢彩’劳动技能比赛区” 横幅,明确区域标识;二年级赛区内,8 个比赛桌子分两行排列(前后两排,每排 4 张桌子),桌子间距 1米,避免学生操作时相互干扰;
3. 赛前培训:比赛前 3 天,班主任利用班会课,通过 “慢动作示范 + 分步讲解”,演示整理步骤:
①先把课本按 “语文 - 数学 - 英语” 顺序叠好,放进书包上层;
②练习本叠放在课本下方,放进书包下层;
③文具盒侧立放进书包侧兜(开口朝上);
④水壶放进书包另一侧兜,拉好书包拉链(先拉内侧小拉链,再拉外侧大拉链);同时指导参赛学生进行 1-2 次模拟练习,熟悉 “8 桌两行” 的场地布局。
1.分组进场:二年级参赛学生由班主任带领,从舞台左侧入口进入 “二年级赛区”,按班级顺序,每个班级 4 名学生分 2 批(每批 2 人),分别对应 “整理书包”工位。评委到位后,主负责老师发放评分表,明确评分标准;
2. 规则宣读(1 分钟):小主持人宣读 “整理书包” 项目规则,以 “儿歌” 简化:“课
本在上分清楚,练习本在下别弄混,文具盒侧放不摔跤,水壶进兜拉链拉,3 分钟内完成它!”评委同步熟悉规则;
3.正式比赛(3 分钟 / 轮,共 2 轮):听到 “二年级整理书包项目开始” 指令后,学生开始整理,主评委文财同时计时鸣哨。首轮结束后,第二批学生从舞台右侧快速换场,工作人员 1 分钟内完成道具复位,确保 9:15 前完成 “整理书包” 项目。
4.评分环节:6 名评委按 “整理书包项目评分表” 独立打分。
5.作品检查:评分结束后,工作人员按 “工位顺序” 核对整理结果,确保评分与实际情况一致,随后学生带着整理好的书包从舞台左侧出口离开赛区,回到班级观摩区,准备下一项目或为同学加油。
道具清单:学生自备干净校服外套(提前 1 天由家长清洗,标注 “二年级 + 学生姓名”),工作人员(胡家邻)准备 1 张 “折叠示意图”(贴在工位桌右侧,图文展示:①领口朝上平铺;②两袖向中间对折;③衣身上下对折;④边角对齐放平整),示意图右上角标注 “二年级专用”;
2. 场地布置:维持二年级赛区 “8 桌两行” 布局,5-8 号工位(后排桌子)重新铺干净白色棉布;评委席位置不变,补充发放 “二年级叠校服项目评分表”。
3.赛前练习:比赛前 1 周,班主任布置 “家庭小任务”,让参赛学生每天在家练习叠校服,家长拍摄视频发班级群,老师针对视频中的问题进行单独指导,同时告知学生 “8 桌两行” 的场地细节,如 “叠校服在后排桌子,记得从左侧入口进场”。
(1)道具摆放:学生提前从舞台左侧入口进入赛区,将自己的校服外套平铺在 桌上(领口朝自己,袖子自然展开);
(2)规则说明(1 分钟):小主持人主负责老师用扩音小喇叭(保持与 “整理书包” 项目相同音量)宣读规则,以 “步骤口诀” 提醒:“领口朝上铺平平,袖子对折碰中间,上下折好角对齐,2 分钟内叠整齐!”;
(3)比赛开始(2 分钟 / 轮,共 2 轮):听到 “二年级叠校服项目开始” 指令后,学生对照示意图叠校服,评委在二年级赛区内近距离观察(不跨越隔离带),记录 “是否按规范折叠、边角对齐情况”,时间到后(仍用短频哨声),学生将叠好的校服放在工位桌中央,举手示意;首轮结束后,第二批学生快速换场,工作人员 1 分钟内更换脏污棉布,确保 9:30 前完成全部比赛;
(4)现场点评与评分:每轮比赛结束后,邀请 1 名评委(轮流发言,控制音量)随机挑选 2 件二年级作品,在二年级赛区内展示并点评(如:“这件二年级同学的校服领口很平整,要是袖子再对齐一点就更棒啦”),随后 6 名评委独立打分,记录在 “二年级总分表” 中;
(5)总分统计:两个项目比赛全部结束后,工作人员将二年级所有参赛学生的两项得分(各 50 分,总分 100 分)汇总,按班级分类形成最终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