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要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admin 2016-02-23
0 1427
语文课要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摘要]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任务是什么,语文课怎么教,语文课教什么,这是必须清楚明确回答的问题。语文课要以“学习语文字运用”为主要目标,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过程,要重视语言积累,包括字、词和句型的积累,这样语文课才能高效,有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语文课 语言文字 运用
本次观摩活动的一大亮点是对阅读教学、习作教学和口语交际教学三种课型作了全方位的探索研究,在课型研究上是一种创新。
一、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重新进行了界定:“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是我国语文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任务的重大调整,指明了今后阶段我国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将主要目标定位在学习课文思想内容上,语文课耗费大量的时间来理解感悟课文表达的思想情感。教学《月光曲》就讨论“月光曲”是怎么谱成的,这是怎样一首曲子;教学《中彩那天》就引导学生讨论“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怎样解决是道德的,怎样解决是不道德的”;教学《詹天佑》,就研究“人字形”铁路是怎么回事,“中间掘井法”为什么可以提高效率……语文课大量的时间不是花费在学习语言文字如何运用上,而是花费在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关系不大的课文内容讨论上,这是造成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现在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这是总结了60多年来语文课程改革的经验教训后,对语文课程性质任务新的认识。语文课程性质的重新定位将对语文课程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
    当下语文课程正面临转型期。转型的第一个特点是从原来以学习课文思想内容转变为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语文教师必须明确“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语文课程的主要目标,语文课要围绕这一目标来组织教学过程。转型的第二个特点是要从以“教师讲读课文”为主的课堂教学形态,转变为以“学生语文实践”为主的课堂教学形态。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以往我们对语文课程“综合性”特点比较关注,而对“实践性”这一特点关注不够,很少进行研究。其实,语文课“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这种现象,早在1956年教育部做的调查报告中就已经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它指出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是字、词教学重视不够。丰富学生语汇是发展学生语言,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的基础工作,很多教师对此认识不足。二是对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技能和熟练技巧的培养注意不够。三是分析讲读课文有脱离语言的现象,单纯讲故事情节或抽象地讲述思想内容。四是不顾学生接受能力,不恰当地讲些文学上的抽象概念。五是不能正确地认识和处理语言教学与文学教学的关系问题。经历了60多年的教学改革,这些问题现在不但没能消除,有些甚至更加严重。上世纪六十年代语文课就强调要“精讲多练”,八九十年代又强调“加强语言文字训练”,2000年以后又强调“以学生为本”,要“加强学生的语文实践”,矛头直指语文课教师过度讲解的现象,但是这种现象一直没有改变,究竟是何原因?其实,根子不在语文教师,而是在“讲读课文”这种教学形态上。这些问题是伴随着“讲读课文”这种教学形态产生的,是讲读课文这种教学形态与生俱来的。其实,“讲读课文”这种教学形态更适用于“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这一目标,而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目标很不适应。我们语文教师一定要解放思想,改变以理解课文内容为主要目标的讲读课文教学形态,按照年段目标,以“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为目标来组织阅读教学过程,这样才能真正把语文课教成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课。这才是我国语文课程改革的正确路径。
    二、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组织语文教学
    从和表达两大系列的观摩课现状分析,问题比较大的还是阅读课。我们一直在研究语文阅读教学如何才能高效,但是我们发现观摩活动不少的阅读课效率仍然不高:教学目标不明,教学内容不清,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不少教师还是以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为主要目标,围绕课文思想内容理解组织教学过程,把理解“教材内容”当成了语文“教学内容”,造成本体教学内容与非本体教学内容的错位。 “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就涉及语文教学内容正确选择这一核心问题。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课程,除了语文知识、方法和技能等教学内容外,还承担着情感态度价值观、审美、文化常识等教育任务。语文教学内容分为“本体性”教学内容和“非本体性”教学内容两大类:本体性教学内容是指反映语文课程本质特征的这门课程独担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指语文知识、语文学习方法和语文技能等;非本体性教学内容,是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各科共同承担的教学内容。这样分类的最大好处是能够让我们清晰地厘清什么是语文课程的“本职”任务,什么是语文课程的“兼职”任务。语文课理所当然地应该以本体性教学内容,即语文课程的“本职”任务为目标组织教学。
   当下我们的语文课为什么会有上成思品课、历史课、科学课之嫌,就是因为语文教师在语文课上过多地将时间放在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上,将非本体性教学内容误作为语文课的主要目标,比如,《理想的风筝》重点体会“老师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圆明园的毁灭》,重点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仇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番茄太阳》,重点体会“明明美好的童心”;《月光曲》重点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过程,体会贝多芬思想感情的变化等。将课文思想内容理解作为语文课的教学重点,语文知识、方法、技能等本体性教学内容就会沦为点缀,变成碎片化地添加。语文教师都认同:阅读教学不能离开课文内容的理解,阅读教学必须让学生接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这是毫无疑问的。然而,语文课程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应该是渗透在语言文字学习过程中,否则必然会造成本体性教学内容与非本体性教学内容的错位,异化语文课程性质。因为,思想认识的提高不代替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能力的提高。
    三、重视语言积累
   语文课本中每篇课文的学习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文化价值,比如让学生认识贝多芬,知道圆明园是怎样毁灭的等;二是语文知识、方法学习和技能训练,通过课文实例让学生认识如何遣词造句,学习阅读写作方法;三是语言材料积累,包括生字、词语、句子的积累,通过大量规范的书面语言材料的输入,丰富学生词语搭配、词与句组织等语感经验。这三个方面的学习价值或任务在阅读教学中位置应该如何排列?当前阅读课教师往往重视的是文化知识的教学,语文知识和方法的教学,而忽视课文语言材料的积累,这不符合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规律。因为,小学生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他们“记性好,悟性差”,因此将语言材料积累放在首位可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就是多读多背,强调在儿童记忆力最旺盛的时期最大限度地积累语言材料,这一经验之所以能持续两千多年,就是因为它符合儿童学习语文的规律。现代语文教学的重心一直偏重于语言的“理解”,严重忽视了小学阶段儿童语言的积累,这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任务的选择上犯了战略性的失误,其直接后果是造成几代国民语文素养的下降。从儿童语文学习的规律看,大量积累语言材料,毫无疑问应该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特别是低中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对小学年龄段的学生而言,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可以为他一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语言材料的积累与其语文能力的发展是呈正比的,是“过了这个村没了这个店”的。
    小学生积累语言材料,除了识字、学词之外,还应该包括各种句型的积累。目前,汉字积累教师都很重视,因为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师们不敢懈怠;词语积累重视不够,特别是中年级以后重视程度有所下降,中高年级阅读教学有些教师甚至不教学词语;问题最严重的是句型积累。其实,积累大量规范的句型与识字、学词一样,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因为词语是最小的意义单位,而句子是语言运用的最小单位。语文能力不仅取决于人的词汇积累量,还包括句型积累的数量。
    语文课积累语言的基本方法就是朗读和背诵。现在阅读课花在感情朗读指导上的时间过度了。本次观摩活动上几乎所有的阅读课上都有感情朗读的指导,而对学生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不加追求。我认为小学生朗读应该以追求“正确、流利”为重,应该强调熟读课文,让学生熟读成诵,烂熟于心,能够脱口而出。正如朱熹所说“读书须要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朗读的主要功能不仅在读懂,更在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和积累。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只要把课文读熟了,课文内容学生自然就理解了。无论哪个年级,都要重视朗读背诵,把语言材料的积累放在第一位,这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经验。
    四、关于习作和口语交际课的改进
  我国语文课程设置中习作课时比例本身就偏少,学生严重缺乏动笔写作的练习。如果习作课还不给学生动笔写的机会,而是将非常宝贵的时间过多用于教师的习作指导,就会使原本就少得可怜的学生动笔写作时间变得更少。语文教师必须认识到:书面表达能力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书面表达实践才能提高,习作课必须保证学生动笔写作的时间。每次习课的方法指导严格说应该放在阅读课上,而不是放在作文课上。习作课应该是复习和迁移运用阅读课上学过的方法,方法指导的时间尽可能缩短,留出充裕的时间用于学生的动笔写作,用于学生习作后的评讲和修改。
小学其他学科一堂课的教学内容非常有限,语文课教学的一项知识其容量和难度远远超越数学课,因此语文教师要严格控制一堂课所教的知识、方法的数量,要研究怎么找准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要更加适合学生的语文学习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