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进入新世纪、知识经济来临的时期,社会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越来越重视学生作为“人”在各方面的协调发展。语文学习在提高人的素质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搞好课堂教学改革,最重要的是教师自身:而对教师而言,最重要的又是观念问题,如何看待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角色,以及怎样恰到好处地发挥教师的作用,对课堂教学效率和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学语文到底怎么教?小学语文课到底怎么上?”却一直困扰着广大的语文教师,本文从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应注重的两方面作详细地阐述:首先,教师应弄清楚小学语文教学不变的是什么?不变的是“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效率的提高,效益的增长”。其次,要尊重,保护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让其轻松愉快地学好语文。
【关键词】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效率、效益、个性。
2001年6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作为新世纪的教育改革,她掀起的潮头无情地冲击着每位埋头苦干的老师们。面对丰富多彩的新理念,面对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面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评价体系,我们产生了迷惘和阵痛。任何改革都会产生迷惘和阵痛,在迷惘中一直没有清醒的、在阵痛中不能一直挺住的是失败者,而经过迷惘和阵痛后冷静反思、正本清源的是胜利者。
“小学语文到底怎么教?小学语文课到底怎么上?”近年来有不少教育理论的研究者和小学教学的一线教师从理论和实践上给出了很多的答案。通过几年的教学经历,我们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而思考的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小学语文教学不变的是什么?
1、小学语文教学不变的是“教师的教”
什么是“教师”。教人者为师。即使现代化教学发展到相当水平,学生们走进了网络世界,但也离不开老师的指导,也必须有老师的指导!我们从自身的教学实践中认识到: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学习的参与者,是助手。同时,老师也是学生学习的主导,是谁也无法替代的。
教师的教——教师主导。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指导者。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确定老师是主要指导者。这样才能职有所定,责有所明。课堂教学中,不是老师跟着学生走了,学生就可以自主、合作、探究了。那样的结果只会是老师轻松,学生放松。作为一名教师,切不能忘记自己的主导身份。
那么,教师要指导什么呢?我认为要针对语文学科的本质,要指导读——读出个性,不求和老师说的一样;要指导思——思出深度,要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要指导写——写出个人的风格,不求千篇一律:要指导练——练出技巧,练出规律,迁移运用。叶圣陶曾说“老师能引导学生稗善于读书,则其功至伟。”①
2、小学语文教学不变的是 “学生的学”
学生的学——学生主学。从教学活动的角色来说,学生是主要学习者。(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也是学习者)。既然是主要学习者,那么课堂学习应是主要战场,主体应是学生,老师不能只管教不管学,学生不能只管听,不管问。老师要给学生学习的时间,给学生学习的空间,给学生学习的权力。
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培植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②,而这种情感的形成又将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产生重大作用。从学习的情感上来说,学习是主动的学习。学生是课堂中主要的群体,也是主动学习的群体。被动的学习是应付式的学习,是勉强的、是低效的。只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才是投入的、高效的。怎样才能主动地学习呢?一是自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二是互动,要让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三是愉快,学习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快乐激情;四是发现,让学生静心地走进教材,惊奇地跳出教材;五是开放,学习形式、方式开放而富活力,打开封闭束缚的枷锁。
3、小学语文教学不变的是效率的提高,效益的增长。
我认为:语文教学应返朴归真,加强双基训练,即课堂效率的提高。怎样提高课堂效率呢?课堂效率是什么?课堂效率即课堂中单位时间里的教学量。我们明白了这一点,就要考虑以下三因素:一是时间的利用率,一堂课40分钟,老师利用了多少,学生利用了多少,师生利用的比率是否科学。二是学生参与率,一堂课40分钟,多少学生自始至终参与学习过程,多少学生中途开了小差,甚至多少学生从上课伊始就一直没有听课;多少优秀生参与了上课,又有多少后进生参与了上课。三是训练的密度,包括题量密度和思维训练密度,密度是紧是松,是大是小,充分考虑以上三因素,我觉得就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效益和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提高了效率不一定就算是增长了效益。课堂教学效益就是学生老师通过双边活动而获得的收益。著名教育家吕型伟说:“在改革和发展的大潮中,形式主义与浮躁现象相当严重,我称之为浮肿病与多动症,口号不断翻新,模式层出不穷,仔细检查一下,除了向你展现那一点形象工程之外,大都是文字游戏……”。他还说:“花样翻新,令人眼花缭乱,愉快是愉快,热闹是热闹,愉快、热闹之后学生学到了什么呢?”
确实,课堂教学过于“活”,则只剩下好看、好玩。追求课堂效益,我认为首先要教“实”学生,教育出来的学生是诚实的,学到的知识是扎实的,头脑里盛装的是充实的。学生学习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使自己头脑聪明起来,思维灵活起来,见识广阔起来,兴趣培养起来,态度端正起来,胆子大起来,能力强起来,情感涌起来,学生学习是为了什么?是为了由读会变成会读,是为了由想会变成会想,是为了由写会变成会写,是为了由说好了变成好说了,我一贯坚持把学生教活了,因为时代变活了,我们要培养出适应并能改造这一活时代的灵活的人,这才是真正的效益。
二、尊重,保护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是个性化的行动”。尊重个性、弘扬个性是时代的呼唤。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关注人的自然发展,承认个体差异,尊重个体的独特经验。“给每一个学生真诚的爱,让每一个学生愉快地学,激励每个学生自主发展,帮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③
语文教育须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发展,以学生为教育之本,注重人文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使语文教学成为呼唤个性化的教学,成为关注个性、关注生命、关注智慧的工具和方法。那么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如何去张扬学生的个性呢?
1、个性化的课堂组织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学生知识背景相异,兴趣爱好有别,内心需求也不尽相同。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始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尊重学生,就应给他们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尊重学生,就应满足其个性的需要,呵护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广阔的天地间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要真正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就必须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和个性特点间的差异,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根据兴趣需要学会选择自学内容、自学方法、自学形式,指导学生依照自身特点,或圈点,或查写,或操练。学生一旦能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就会激发其学习的内驱力,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学习氛围也就自然而然地和谐融洽了,“以人为本”也充分体现了。
在教学《找春天》这一课时,在整体观察图后,我们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边读边想,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划下来,并说说为什么喜欢。然后,通过朗读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表达出来,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把这种景象画下来,喜欢朗读的同学可把这种景象读出来,喜欢吟诗的同学可以用诗把这种景象诵出来。这样,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地读、找、品、画,学习的兴趣更浓,劲头更足。
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课堂组织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别是关注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鼓励他们采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学生的个性可以在非强制性的自学中得到发展,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兴趣需要中找到教学的突破口,这样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非常有利的。
2、精心设问,充分激发学生个性化的想像
在儿童的心理品质中,想像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儿童一般都是爱想像、爱幻想,而且孩子是乐于想像、善于幻想的。在孩子的心目中,一切都是活的,都是有生命、有情感的,都是可以和自己对话的,在他们的心目中,想像中的仿佛就是真实的,美好的幻想是可以变成现实的。在语文教学中,要达到课标“开发创新潜能”的目标,为学生创造联想的空间,让他们驰骋于想像的天地,让他们把不同的看法、新思维、新想法源源不断地冒出来。
我在教学中,经常会说一些小典故,小故事,引导学生去想像,敢于发言,敢于争论,此时,学生的头脑不再是储藏知识的容器,而是被点燃的火把,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和个性的亮点。教学应该从各个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地培养学生们的想像力、开拓性的思维能力,使他们既“求同”也“求异”,其个性也得到充分的张扬。
“学生带有个性色彩的理解往往是最有灵性和创见的。课堂上要珍惜学生的独立见解,珍视学生的智慧萌芽。”④
3、情境教学, 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鼓励个性化的表达方式
情境教学是最可以展现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教学的效果的方法了。“你听过了,就忘记了;你看过了,就记住了;你做过了,就领悟了”这句教育名言告诉我们:没有什么比亲手摸一摸,亲口尝一尝,亲身做一做更能真切地获得感受。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自我体验和语言实践。体验指在教学中对文中描述的某种行为进行操作尝试,用自己的身体亲自体验,用自己的心灵切身感悟,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并领悟到其中蕴涵的道理。个性化的角色体验最好的方式是结合课本编导各种类型的情景剧。由学生自由结合,编拟剧本的尾声,让他们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生活,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不同的个性对角色的注释各不相同,在独特体验被充分尊重的情况下,学生饱尝了个性思想被肯定的快乐,充分调动了自主意识,发挥他们个性化的创造潜能,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
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生活实践、社会实践,在实践中组织他们进行积极互动的独立学习。我们要经常根据课文内容,选好题材,先让家长带领自己的孩子在现实中去实践一下,然后在课堂上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和汇报,最后再进行相应的识记练习活动。这样,学生在活动中自主认字,不仅能感受到语文学习与生活自然密切联系,又能将注意力和思维都投入到课堂之中,发表个性化见解。开展多姿多彩的实践活动,会使得学生既乐于参加,勇于参加,又能在活动中增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大大提高。
“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才能使其变成生命的涌动,人性的张扬。”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把语言文字转化为表演艺术,是激发学生审美情趣的独特方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参与活动,创造条件给每个学生提供表现个性能力的舞台,使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轻松愉快地注入自己的内心体验和思想情感。教师则应隐居幕后,充当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
教育的目的不是应试,而应是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教育的目标不是捧上一张张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而是捧出一个个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不是追求优秀率、合格率,而是追求每个学生的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品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响,要想实现教学的目标,我们语文教师就要努力创设和谐融洽的氛围,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的氛围中任意释放,得以展现,使他们能真正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无拘无束地塑造并张扬自己的个性,在神采飞扬中真正战胜自我,释放本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小学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扬起个性之帆的海洋,绽放个性之花的乐园。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才能像花儿一样,绽放出自己个性的美丽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