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被冷暴力包围的孩子

admin 2015-04-14
0 557
拯救被冷暴力包围的孩子

 

  
  分数、考试、排名,加之老师们对于学生无休无止的鞭策……这些校园中的“家常便饭”,已不知不觉成为导致青年学生出现心理危机的“元凶”。
    如果不是一份调研报告,我们或许从未意识到,未成年人受到的校园冷暴力会如此触目惊心,他们的心理危机会如此严重。尤其是一些成绩达不到老师和家长要求的后进生,由于受到的消极影响太多、破坏性力量太强,而积极的保护力量又太弱,他们正不知不觉地关上心门,走上一条心理岔路。
    眼下,又一轮考试、升学季来临。对学生来说,无疑又是新一波压力来袭。但愿看过这则报道的老师、家长们,能多一些反躬自省。一些孩子需要拯救,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笔尖落于《当代未成年人心理危机调查》报告整部书稿的最后一个句号,报告文学作家阮梅,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用了整整7年时间,深入走访全国各地中小学校、未成年犯管教所和精神病院等机构调查,访问了百余名青少年心理疾病患者……“在未开始调研时,我真的不相信未成年人群心理健康危机会成为一个大问题!”想到这里,阮梅有一种揪心的痛。
    全球患有精神疾病的青少年已达到20%——相比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3月初公布的世界儿童状况报告中的这个数据,我国未成年人群中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目前低于5%。
    “但是,全国未成年人有3.4亿,5%无论如何都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儿童教育专家、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说,出问题的不止是孩子,为人师者、为人父母者更需要深刻反思,“我们到底应该拿什么来拯救自己的孩子,来保护眼下这一最大的弱势群体!”
    心理健康决定孩子一生的幸福——这是《当代未成年人心理危机调查》(以下简称《危机调查》)报告撰写者期待所有人从这些不愿相信的事实中必须知晓明白的道理。“再过几个月,又是一个考试季、毕业季,真切希望悲剧不再重来!”
被排斥的后进生
    6年前的夏天,阮梅刚开始着手调查未成年人心理状况,在一所小学亲历的悲剧给了她“当头棒喝”。
    7月10,当其他同学兴高采烈地参加结业典礼时,13岁的小学毕业生秀秀却永远离开了人世。秀秀给自己的班主任老师写了一封信,但直至自杀都未发出。
    “班里的同学在和我闹矛盾时会不屑地说:‘考六七十分的差生!’”从秀秀留下的遗书来看,这不是偶然的一次、两次,也不是个别同学这样待她。本是鲜花即将绽放的烂漫季节,本可以与同伴无忧无虑地嬉笑打闹,可同龄人一而再、再而三的讥笑与讽刺,使原本性格就内向的秀秀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终于,她在一段时间拼命努力,却仍然考不到高分的情况下,选择了自杀。她在留给父母的遗书中这样写道:“我是个差生”,“我死了可以帮您们节约10万元”。
    秀秀的死刺痛了阮梅的心。刚开始实地走访,就遭遇这样的故事,她曾努力说服自己,这只是一个个案,只是偶然。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沉底采访的原始材料不断积累,阮梅发现秀秀的人生悲剧只是让人看到了冰山一角——越来越多孩子像秀秀一样,承受着巨大学习压力的同时,还得时不时面对同学和师长的冷遇。
    《危机调查》报告对那些接受调研的对象作了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对那些仅仅是学习跟不上的同学,有13%的同龄人希望他们离开班级;对那些由于不良行为受到学校处分的同学,将近一半的孩子认为他们应该离开班集体;而对于有严重不良行为、受到公安机关处理的同学,来自同龄群体的排斥更为强烈:只有25%的同学愿意他们留在原来班级。
    “从这些数据中,可以想象同龄关怀已然渐行渐远,那些后进生在班级和学校正受到怎样的排斥和疏远。”阮梅说。
    一位女生曾哭着对阮梅说了这样一件事:在一次期中考试结束后,女孩看到很多同学的分数都比她高,心里特别难受,这是她从来没有考过的差分。拿到试卷后,她一个人坐在座位上发愁。这时,她亲耳听到一个平时与她很要好的女同学用很大的声音对旁边同学说:“这人真蠢!我原来还以为她成绩蛮好的呢,整天笑得跟大姐大似的!”听到这样的讽刺,她委屈地把目光投向坐在讲台上的老师,希望寻求一丝帮助。这一眼,恰巧撞上老师的目光,师长的眼神却像一股寒光闪过。
    女孩告诉阮梅,她从来没有打过人,但那天听到同学那句话,尤其又看到老师那冷漠的表情后,心里的一团怒火就腾地升起来了。她握紧拳头,差点就想过去揍那个一度关系非常好的同伴,但考虑良久终究还是松了手。女孩再也控制不住眼泪,她说她真的想不通,为什么只是一次没考好,就会受到同学的指指点点。她更不明白的是,那些自以为考得很好的同学总爱在考得不理想的同学面前肆无忌惮地炫耀,而老师则常常睁只眼、闭只眼,从来都不加制止,像是在欣赏、鼓励着这一切。甚至有的老师在学生考砸后还恶语相加,说的话不堪入耳,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浓重的阴影。
    阮梅问女孩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女孩一一列举:
    “烂泥巴糊不上壁,滚到外面去!”
    “你怎么那么笨,不要再让我看见你好不好?”
    “还顶嘴,考得烂差还有资格顶嘴?跟我闭嘴!”
    “你以为你是谁?人长得丑,蠢得非人类!”
    ……
    课堂里的歧视,让孩子没有了正常学习生活的尊严。众多文化考分差的孩子感受不到生活中实实在在的美好,得不到应有的情感关怀和人格尊重,心理在煎熬中不自觉地扭曲。
优秀竟是一种“对抗”
    按说,身处重点学校实验班的伟伟,是老师和家长眼中的“香饽饽”。但这个从外表与行为习惯来看一切平常的男生,随着访谈的深入,开始向阮梅敞开心扉:“我虽然在重点班里,却并没有一个好心情学习。我很困惑,难道学校和社会对我们的关心,就仅限于这一张张问卷调查表吗?你们什么时候能面对面地听我们说说委屈和心理话呢?”
    伟伟有心头之痛。小学时的一堂写字课上,他和所有人一样在教室里安静地练字。“那节课上,我第一次充满创意地想到用直尺排版。我发现,用直尺辅助着写字,写出的字更工整、漂亮。”伟伟甚至还盼望着老师早日走到自己桌边,看到自己的进步并表扬自己。
    可出乎伟伟意料,他的这一小小创新为他带来了灾难。老师走到跟前,不由分说将直尺往地下一扔,对着他就是一巴掌。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老师狠狠教训伟伟,还把他的错误当作典范来训诫其他同学。伟伟伤心绝望到了极点,自尊心像空气一样被视若无睹,即便已过去这么多年,这件事情他仍感到历历如昨。
    “别看我现在像个好学生一样,我的内心也有很多不愉快。”进入初中后,伟伟一直保持着全班领头羊的成绩,自然成了全班的焦点。但一次月考后,他跌到了第八名。此时老师并没有责怪他,希望他能调整状态,重新拿回第一。可是此后的考试伟伟没能再拿第一,老师对他也由最初的耐心变为了冷漠,这像刀一样刺得他心里伤痕累累。
    高二分班后,伟伟来到了一个新集体,也遇到了如今还在教他的英语老师。在最开始的几堂课里,他发现英语老师发音极不标准,向老师提出后,老师开始排斥伟伟,伟伟觉得自己被丢弃在了一个黑暗角落里。后来他不再像先前那样难受,因为在这个英语老师眼中,只有几个同学才是他的学生,其他很多同学和伟伟一样都得不到应有的关心。“一想到以前自己在英语课堂上出色的表现,我心情就很低落。所以我想通了,就一个人努力自学。但你知道我独自一人时流过多少眼泪吗?谁能理解我这种好学生还会如此无助?我多想回到从前没有伤心、没有阴霾的学校生活啊!”面对阮梅,伟伟再也控制不住压抑已久的情绪……
    有人说,从某种程度而言,学校与课堂正扮演着导致未成年人出现心理危机的“元凶”角色,这真的是危言耸听吗?
    “学校与教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与情感、美感、人性等方面的真实需求,过早教会孩子一味关注生存目标和竞争能力,变相地逼迫孩子带着功利的心态去学习和生活,这对于教育来说是最致命的!”孙云晓反问,看着这些活生生发生在校园里的案例,这些本该为人师表的老师,这些正承受着莫大压力的孩子,到底谁陷入了更严重的心理危机?
    在与阮梅一同撰写《危机调查》过程中,孙云晓收到过一封孩子的来信。孩子措辞的口吻早已超出其年龄所应有的表达方式,显得异常冷漠、极端。“以前,我是一名尊敬老师的学生。我爱他们,崇拜他们。可是现在,我最恨的就是这些老师!什么为人师表,什么辛勤的园丁,有那么多人赞美他们,他们配吗?!”
    孩子告诉孙云晓,期末考试时,班主任老师为了证明自己的教学质量高,竟然公开教唆学生抄袭!她在班上说:“不管你们用什么方式考试,我唯一的要求就是别给我丢脸。”为了方便学生们作弊,她居然把另一位监考老师也拉走了。“在课堂上,这位班主任当着我们的面亲口痛骂过社会上的不正之风。骂的时候,口若悬河、义愤填膺。可教导学生抄袭这件事,又该怎么说呢?”
    这个孩子体育成绩不错,进了学校的运动队。一开始不懂事,万事都听教练的。自己只管埋头训练、拿成绩,孩子只知道拿出成绩后,教练就可以涨工资。可后来,小运动员们发现了最让他们痛心的一幕。曾经被他们当成偶像的教练老师,原来如此自私贪婪——“运动队里每星期要领营养品,过段时间发一次衣服。队里明明只有七八个正式队员,可教练却报了十二三个名单,多领的东西每次都被他堂而皇之拿走。有时,教练就把运动衣直接卖掉,把营养品当人情送……”
    孙云晓几度语塞,他陷入沉思,许久迸出一句,“我们的学校和师长究竟想教会孩子什么啊?”
应试滋生校园冷暴力
    “不可否认,教师也是人,也会有犯错的时候。但教师的尊严不是靠固守错误维持,而需要科学的精神和人格力量,才能做到让学生心服口服、身心健康成长。”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李文道说,眼下很多老师在校园里犯下的错误,已不仅仅是教师的能力水平问题,还牵涉到作为一名教师最基本的道德、品行、公正和责任心的缺失。
    孙云晓则指出,在教师被逐渐异化的背后,事实上表明的问题是学校教育仍旧普遍只重学分、不重品行,这令人万分忧心。
    无论是实际走访还是在问卷调查中,孙云晓和阮梅都看到,时下中小学教育仍然一味以升学考试为导向,而这种应试教育主要考查的是智力素质,甚至把智力考查等同于知识考查。在片面化应试教育压力下,大部分学校只关注升学率、考试分数与名次,严重忽视对孩子道德品质与坚强意志的培育,甚至无视对学生心理状态的关注。
    据《危机调查》显示,学生在“学校最关心你哪些方面”选项中,选填最多的是“考试分数”,而作为孩子成长最不可缺少的“品格情操”则鲜有提及。阮梅说,“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许多孩子最大的痛苦正是来自学校里冷漠的情感环境和扭曲的价值观。老师更多比职称、工资、奖金,功利心强,对考分差的孩子歧视漠视。铁不成钢,能不闻不闻、能不问不问。同时,很多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只比吃穿、比谁父母官大钱多、比谁文化考分高……这些使本来就缺少家庭品德教育的孩子很难摆正航标,一些孩子就此迷失人生方向,或因高分而忘乎所以,或因一时的文化成绩差而意志消沉。有的走向绝路,有的沦为非人的犯罪机器。”
    早在上世纪,联合国教育会议就留下了一句名言:21世纪就要到来,全世界面临第一位的挑战,不是新技术革命,而是德育问题。如果教育不懂得关注孩子的交往能力与做人态度,那么孩子就有可能产生‘非人化倾向’——失去了人性而像机器一样运转。”孙云晓分析,这种倾向对人的危害相当大,尤其是现代社会,高科技迅速发展,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生活内容也愈加丰富,信息、网络、数字化向人们蜂拥而来,这样的生活环境更容易使人走进非人化的陷阱。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教育——这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谋远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及年轻的心灵。7年中看到了太多校园冷暴力的阮梅发现,孩子有时渴求的并不多,如果真能触及年轻的心灵,也许会改变孩子一生。“孩子情绪的好坏,极易受学校教师与同学的影响。如果在学校能得到足够关爱,即便父母教育出现偶尔缺位,他们的情感也会找到温暖的依托。”
    上百次访谈中,一个中学女生很平常的一段讲述给阮梅留下了印象。女孩这样说,“熊老师,这个我初二时的实习老师,是让我难以忘怀的一个人。她让我这个‘坏孩子’重新拾回了信心与良知。”
    “记得她第一天来上课时,我们大家都很奇怪,怎么来了个不认识的老师呢?她自我介绍后,像变戏法似的给每个人送上一份小礼物。班上算是非常调皮的孩子就问:‘你这是干什么?是贿赂我们吗?’熊老师却说:‘NO、NO、NO!我是想和你们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合作得更愉快!’在她教课的日子里,我在校内严重违规,有好几次都想离开学校,是她最终留住了我。那段期间,我只有上她的课才最认真,也许这就是现在我的英语成绩还名列前茅的原因吧!”
    “最后一天,实习老师要走了。我们哭了,她也哭了。过去对她有过不满的同学也哭了——因为还从来没有过老师对我们如此关心体贴,如此理解我们。全班同学自发凑钱,给她买了好大一份礼物……”
    女孩当着阮梅的面双手合十,“我为您祈福,祝您永远幸福快乐——亲爱的老师!”
   【相关链接】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博士沃建中主持的“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建构与培养研究”课题调查显示,我国小学生中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是16.4%,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4.2%;初中生的这一比例分别为14.2%和2.9%;高中生分别为14.8%和2.5%。
    ■调查同时显示,在初中生和高中生中,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很差和较差的比例,在人际关系的6项调查指标中分别排列于第一和第二位;小学生的“孤独”、“考试焦虑”、“敌对”,初中生和高中生的“交往焦虑”、“敏感性”、“考试焦虑”、“敌对”等严重情绪问题,在情绪状况调查的8项指标中都排列于最前列。
    ■有关教育机构在对北京市小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后发现,在过去10年间,小学生中的行为问题从8.34%增加到了10.9%。儿童青少年的行为问题也有明显增加趋势。
    ■孩子在访谈中所表达的对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环境的不满:

    “最大的压力是他们规定了一条我要走的路,往往不考虑我的兴趣特长”、“老师和父母都只看结果,不重过程”、“思想得不到尊重,理想也得不到尊重,家庭、学校、社会三座大山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学习完全是被动,我们是这个时代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