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试行)》的实施意见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试行)》的实施意见
各区县教育局: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等文件精神,推进实施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改革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办法》,进一步提升本市义务教育教学质量,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决定实施《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试行)》(以下简称《绿色指标》,见附件),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试行《绿色指标》的必要性
(一)深化教育内涵发展的客观要求。试行《绿色指标》有利于发挥科学教育评价的正确导向作用,引导区县、学校、家长和社会树立全面的教育质量观,丰富学业质量评价的内涵,引导区县、学校开展全面质量观指导下的教学与评价活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优化教育管理的应有之义。试行《绿色指标》有利于市、区(县)两级政府全面把握教育质量的真实状况,完善教育教学决策,提升教育管理科学化水平,引领上海基础教育创新发展。
(三)建立良好教育生态的有效保障。试行《绿色指标》有利于构建教育内部“标准—教学—评价”的良性循环系统,指导学校建立以校为本、基于过程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促进教育质量持续提高。
二、《绿色指标》的主要内容
(一)指标内容:包括学生学业水平指数、学生学习动力指数、学生学业负担指数、师生关系指数、教师教学方式指数、校长课程领导力指数、学生社会经济背景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指数、学生品德行为指数、身心健康指数以及上述各项指标的跨年度进步指数共十个方面。这些指标将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二)测试对象:本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含非本市户籍学生)以抽样的方式确定参测学生名单。2011年参测对象为四年级和九年级学生。
(三)测评手段:学业测试(小学生测试语文、数学,初中生测试语文、数学、外语、科学)、问卷调查(学生、教师、校长)、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等。
(四)测评时间:2011年的学业测试和问卷调查时间为10月27日。以后每年的具体测试和调查时间另行确定。
(五)考务要求:根据每年的《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测试实施手册》要求,开展好各项考务工作。
(六)结果呈现:2011年的学业测试和问卷调查结果将以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总体分析报告和各区县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报告形式呈现。以后将根据形势发展和现实需要,逐步探索更加合适的结果呈现方式。
三、试行《绿色指标》的工作要求
(一)分工合作。试行本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工作由上海市“改革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办法”项目组牵头,市教委基础教育处、教研室负责与相关部门的联络协调。市教委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负责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的日常联系,参与学科测试工具的开发、学业质量数据的分析、撰写学业质量分析反馈报告、制定学业质量测试评分标准、组织人员培训等工作,完成区县测试结果的反馈。市教委基础教育处、教研室和市、区县两级招生考试机构共同做好学业质量抽样测试考务组织工作,区县教育局提供相关支持。区县教师进修院校参与区县学生学业质量数据分析和撰写报告等工作。上海市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心收集学生体质健康数据。各部门在承担各自职责的同时,要加强信息沟通,增强工作合力。
(二)完善保障。试行《绿色指标》所产生的费用由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共同承担。市教委承担系统引进、测试命题、统一抽样学生的测试和师生问卷、试卷批阅、人员培训、专家指导、平台构建、全市学业质量分析报告等产生的费用;区县教育局承担区域内考务和区县学业质量分析报告等费用,区县因自愿增加学生样本而产生的费用也由各区县教育局解决。各相关部门选拔业务精干、能力突出的干部和科研人员参与试行工作,逐步形成一支具有先进评价理念、掌握评价专业技术的质量监测和评价队伍。
(三)严肃纪律。各区县和学校要严格按照抽样资讯组织学生学业测试和师生问卷调查,坚决杜绝替换学生或非正常缺考,坚决杜绝妨害测试和调查工作正常有序进行的各类因素,确保样本的准确度和参与率,确保测试和调查的客观性和有效性。一旦发现有关部门在操作中出现违规现象,将予以通报并严肃处理。各相关部门要及时反映在组织相关测试和调查中的问题、困难和建议,以便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
(四)及时总结。要通过试行《绿色指标》,构建区域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引导学校全面落实课程标准,在过程性评价中密切关注学生兴趣、态度等因素,逐步建立以校为本、基于过程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要及时反映在试行《绿色指标》中形成的有效做法和经验,以便在全市交流和推广。
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建议,请与市教委基础教育处联系。
附件: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试行)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二○一一年十一月八日
附件:
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
(试行)
一、学生学业水平指数
学生学业水平指数包含学生学业成绩的标准达成度、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指数以及学生学业成绩均衡度。其中学生学业成绩均衡度包括总体均衡、区县间均衡和学校间均衡三个方面。
(一)学生学业成绩的标准达成度
学生学业水平标准是依据课程标准,确定学生在某一学科、某一阶段应该掌握的基本内容与核心能力的标准等级。
学业成绩的标准达成度指的是学生在各学科达到合格水平以上的人数比例。标准划定时采用了国际上广泛应用于学业能力测试和水平考试等领域的安哥夫(Angoff)法和书签(Bookmark)法的方法。
(二)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指数
在关注学生标准达成度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高层次思维能力。高层次思维能力主要包括知识迁移能力,预测、观察和解释能力,推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等。
(三)学生学业成绩均衡度
学生学业成绩均衡度包括总体均衡度、区县间均衡度和学校间均衡度三个方面。
1.学生学业成绩总体均衡度
学业成绩总体均衡度指的是上海所有参测学生学业成绩总体差异的大小。各学科的学业成绩采用多种现代统计测量方法(如罗序(Rasch)模型和多维分步计分模型)进行分析的结果。
2.学生学业成绩区县间均衡度
学业成绩区县均衡度是指上海各区县之间学生学业成绩差异的大小,是通过多层线性模型统计分析得到的。
3.学生学业成绩学校均衡度
学生学业成绩学校均衡度指的是各学校之间学生学业成绩差异的大小,是通过多层线性模型统计分析得到的。
二、学生学习动力指数
学生学习动力指数主要有四个方面,分别为学生学习自信心、学习动机、学习压力和学生对学校的认同度。
(一)学习自信心
历年大规模测试数据分析显示,学生学习自信心与学生学业水平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学习自信心主要通过调查学生对个人学习能力的评价、尝试解决困难问题的意愿、对取得优异学习成绩和完成学习目标的预期等问题,采集学生问卷数据,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的结果。
(二)学习动机
历年大规模测试数据分析显示,学生内部学习动机与学生学业水平呈现明显的相关,内部学习动机能够很好地预测学业成绩。内部学习动机的测量包含学生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对于学习目的和意义的认识等问题;通过采集学生问卷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得到的结果。
(三)学习压力
历年大规模测试数据分析显示,学生过重的学习压力和学业质量之间呈现着某种负相关。学习压力主要调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心理负担和焦虑,通过询问学生做作业量的多少及难易、考试次数的数量以及学校公布成绩、考试之前的感受来调查学生所承受的学习压力的情况。学习压力是通过采集学生问卷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得到的结果。
(四)学生对学校的认同度
历年大规模测试数据分析显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度与学生学业成绩存在正向的预测作用,学生对学校的认同与学生的学业成绩存在正相关。
学生对学校的认同度主要指学生对学校的认可程度,包括学生的同学关系、是否愿意参加学校集体活动、是否喜欢学校以及在学校是否会感到孤独等问题。学生对学校的认同度是通过采集学生问卷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得到的结果。
三、学生学业负担指数
(一)学业负担综合指数
历年大规模测试数据分析显示,学业负担的增加并不是提高学习成绩的简单办法,学生学习时间的增加与学生学习成绩之间没有明了、简单的关系,更多的学习时间并不一定带来学生更好的学习成绩。通过调查学生的睡眠时间、做作业时间和补课时间来反映当前学生的学业负担。学业负担指数是通过采集学生问卷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得到的结果。
(二)学业负担分项指数
1.睡眠时间
教育部明确要求切实保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每日有不少于9小时的睡眠时间。
历年大规模测试数据分析显示,与睡眠时间较多的学生相比,睡眠时间较少的学生更容易产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降低学习效率,学生的学业成绩并没有随着睡眠时间的减少而提高。
2.作业时间
历年大规模测试数据分析显示,小学生每天做作业时间为1小时左右,中学生每天做作业时间为2小时左右,学生的学业成就水平明显高于基本不做作业或做作业时间过长的学生。做作业时间包括来自学校教师布置的当天要完成的书面作业和来自家长布置的作业(如家教或者课外辅导班)。
3.补课时间
历年大规模测试数据分析显示,学业成绩与补课时间之间并不是存在着明显的关系,补课时间的增加并不一定意味着学业成绩的提高。补课时间包括学校要求到校补课时间和家长要求的补课时间(如家教或者课外辅导班)。
四、师生关系指数
历年大规模测试数据分析显示,师生关系与学生学业水平呈明显的正相关,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业成绩有明显的正向预测作用。
师生关系的调查主要包含教师是否尊重学生,是否公正、平等地对待学生,是否信任学生等。师生关系指数是通过采集学生问卷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得到的结果。
五、教师教学方式指数
历年大规模测试数据分析显示,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业成绩有着明显的正相关,良好的教学方式能够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起到积极的影响。教师教学方式分为教师自评和学生评价两个方面。
(一)教师对教学方式的自评
教师对教学方式的自评主要有三个指标,分别为因材施教、互动教学和探究与发展能力。它们是通过采集教师问卷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得到的结果。
(二)学生对教师教学方式的评价
学生对教师教学方式的评价是通过采集学生问卷数据,运用统计方法得到的结果。问卷内容主要包括教师是否进行情境教学、鼓励学生动手实践等问题。
六、校长课程领导力指数
历年大规模测试数据分析显示,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
校长课程领导力的调查分析包含三个方面,分别为课程决策与计划、课程组织与实施、课程管理与评价。校长课程领导力指数是通过采集教师问卷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得到的结果。
七、学生社会经济背景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指数
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职业、家庭文化资源等综合为学生社会经济背景。学生社会经济背景与学生学业成绩结合起来,分析家庭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指数,反映学校教育的作为。该指数是通过采集学生问卷数据、运用多层线性模型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的结果。
八、品德行为指数
良好的品德是个人成长、终生发展的基础,更是其成为社会有用之才的重要条件。学生的品德塑造是否成功,真正反映了学校教育的成功与否。主要包括学生的理想信念、公民素质和健全人格三方面,通过热爱祖国、自尊自爱、尊重他人、有诚信和责任心、遵守公德以及拥有关怀之心、公正之心等具体指标,以采集学生问卷数据方式,进行数据分析得到的结果。
九、身心健康指数
学生的身心是否健康,关系到民族整体素质能否提高,关系到国家的未来与兴衰。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主要通过调查学生生理、心理和情感等指标来反应。身心健康指数是通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库采集学生问卷数据和学校行政部门的调查,进行数据分析得到的结果。
十、进步指数
历年大规模测试数据纵向比较显示,许多地区不仅学生的学业质量有所提高,而且在影响学业质量的一些关键因素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进步指数包括学习动力进步指数、师生关系进步指数、学业负担进步指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