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缅怀先烈,勤奋学习》。
每年的清明节,是扫墓祭祖、缅怀先烈的日子,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险时刻,是先烈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钢铁长城,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着殊死拼搏,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是先烈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最需要的时刻,抛去了家庭和个人的一切,毫不犹豫,挺身而出,把宝贵的生命无私地献给了祖国和人民,把满腔的热血洒遍祖国大地。
虽然,我们不需要像先烈们那样抛头颅,洒热血,但我们有责任做好自己的事情:用知识武装头脑,勤奋读书。也许,现在你还没有挑大任的雄心伟略,但你应该有改变自己命运,掌握自己未来的设想。所以你得勤奋学习。
同学们,问问自己:我是个勤奋的孩子吗?早晨,当起床的铃声响起时,你一骨碌从被窝里爬起来了吗?上课了,你坚持自始至终专心听讲了吗?作业本发下来了,你立即检查、思考、订正了吗?双休日,你经常跑书店或自学吗?平时,你曾经为一道题而整日思索过吗?当周末回家时,你辛苦背回家的书包打开过没有?当每次考试结束后,你有没有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总结反思。
我国唐代著名诗人韩愈有一句治学名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话意在告诉人们,在读书、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没有顺风船可驶,学业方面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奋。
那怎样才能做到勤奋学习呢?我认为首先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一心向学的习惯:科学家巴斯德说:“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同样的水壶,普通人烧出的是开水,而瓦特却烧出了蒸汽机;同样是手被叶子拉破,普通人只会想到埋怨草的无情和自己的粗心,而鲁班却发明了锯子;同样是看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果农见了只感到心疼,而牛顿却由此发现了万有引力。就是因为瓦特、鲁班、牛顿平时一心向学,所以,这些自然界的微弱刺激便激起了他们灵感的火花。
2、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同学们一定听过《小猫钓鱼》的故事,所以一心二用不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学习就应该专心致志。
3、定时定量的习惯:就是要求我们必须严格执行计划,一般来说,目标比较容易制定,难得是定时定量的完成学习计划。
4、认真思考的习惯: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提高学习质量,增强人的发现、发明和创造能力。
5、劳逸结合的习惯:学习时应该注意劳逸结合,及时消除大脑和眼睛的疲劳,克服躺着看书的习惯。
6、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放学回家不要只顾玩耍和看电视,应尽快做完作业,空出的时间用来预习和复习。把在课堂上学的知识反复复习,要把知识牢记在脑中,而不是随便看一眼,马虎了事。还要在复习后预习一下明天要学的知识,提前了解,学习就不用那么吃力了。
同学们,良好的习惯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我们长期努力、坚持不懈,有一首歌唱道: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知识是日积月累下来的,只要我们认真听课、刻苦学习,知识就会给予我们报答。
勤奋,是智慧产生的源泉,是可贵的美德,是人们成就事业的前提条件,也是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精神财富。因为勤奋,面对今天,我们加倍珍惜,更加努力;因为勤奋,面对明天,我们信心百倍,豪情满怀。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让我们以“勤”为训,勤恳做人、勤奋学习、勤俭生活、勤劳积累、勤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