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会议时间:11 月 13 日(周四)下午12:45——13:45
2. 主持人:德育主任 孙自斌
3. 与会人员:全体班主任
4. 会议地点:大会议室
5. 整体核心主题:家校协同育人 —— 凝聚教育合力,共促学生健康成长(贯穿会议各环节,强调家校联动在防欺凌、健康防护、劳动教育等工作中的关键作用)
1. 核心主题:聚焦班级欺凌的预防与干预,以家校协同构建防欺凌防线
2. 环节安排:
◦ 代表发言环节(20 分钟,分 4 位老师,每位 4-5 分钟):
邓亚丽老师:主题《“隐性欺凌” 的识别与早期干预 —— 家校共察班级矛盾隐患》
结合案例分享:通过 “孤立同学的小团体形成”“作业本上的恶意涂鸦” 等隐性欺凌场景,讲解班主任如何联合家长识别欺凌苗头(如提醒家长关注孩子回家后的情绪变化、社交回避行为);提出 “家校联动三步干预法”:第一步 “双向观察记录”,班主任记录在校情况,家长反馈居家表现,每周同步信息;第二步 “家校分层谈心”,班主任与涉事学生沟通,家长配合进行家庭引导;第三步 “家校共推正向活动”,通过亲子小组合作、家校联谊等形式,重建学生间信任关系。
邓翠翠老师:主题《多方沟通的艺术 —— 与施暴者、受害者及家长的协同沟通策略》
分角色拆解沟通技巧:针对受害者家长,强调 “安抚 + 共同保护”,同步学校干预措施,指导家长做好孩子心理疏导;针对施暴者家长,采用 “事实陈述 + 责任引导”,避免对立情绪,邀请家长参与孩子行为矫正计划;分享 “家校沟通记录表” 模板,明确沟通时间、内容、后续行动,确保家校协同落地;增设 “家长沟通常见问题答疑”,如 “家长不认可孩子涉欺凌怎么办”“如何引导家长配合学校工作”。
宋伟祁老师:主题《班级防欺凌机制的构建 —— 家校协同从 “被动应对” 到 “主动预防”》
介绍家校协同机制:一是建立 “家校防欺凌监督小组”,由班主任、家长代表、学生代表组成,每月召开线上会议,排查矛盾隐患;二是开展 “家校共学防欺凌课程”,班主任组织班级主题班会,同步向家长推送防欺凌知识手册、教育视频,引导家长重视家庭反欺凌教育;三是制定 “家校共同反欺凌公约”,组织学生与家长共同签署,明确家校双方责任(如家长不纵容孩子暴力行为,班主任及时反馈学生在校情况)。
吴小云老师:主题《欺凌事件后的心理疏导与班级氛围重建 —— 家校携手修复成长环境》
聚焦事件后续处理:针对受害者,建议班主任联合家长开展 “自信重建计划”,如家长在家多肯定孩子优点,学校组织 “优点卡片” 活动;针对施暴者,提出 “家校共导行为矫正方案”,家长监督孩子居家行为,班主任在校安排服务性岗位培养同理心;针对全班,开展 “家校包容互助活动”(如亲子共读包容主题书籍、家校联合举办 “温暖瞬间” 分享会),消除欺凌对班级氛围的影响。
全员交流环节(10 分钟):全体班主任围绕 “家校协同防欺凌” 补充案例或提问(如 “如何组建家长监督小组”“怎样提高家长参与防欺凌课程的积极性”),孙自斌主任汇总提炼 “家校协同防欺凌工作清单”,明确班主任与家长的具体职责。
沙龙目标:形成家校协同防欺凌共识,明确联动路径,强化班主任与家长的协作能力。
1. 大队辅导员邓翠翠老师工作部署(8 分钟):
卫生检查:要求班主任向家长推送 “家庭卫生与校园卫生联动倡议”,引导家长培养孩子卫生习惯,配合学校做好个人卫生抽查(如督促孩子勤洗手、勤换衣物)。
红领巾岗:邀请家长参与 “红领巾岗观摩活动”,让家长了解岗位意义,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形成家校共育的榜样效应。
少代会流程:明确家长参与环节(如邀请家长代表出席少代会、协助孩子准备提案),班主任需提前与家长沟通,确保家校协同推进少代会筹备。
升旗仪式的规范:建议班主任拍摄升旗仪式视频分享至班级群,向家长讲解仪式教育意义,引导家长在家中强化孩子的爱国礼仪认知(如升国旗时肃立、唱国歌)。
2.安全主任时英贵工作部署8分钟):
消防日安排(11 月 17 日):建议班主任组织 “家校消防共学活动”,向家长推送消防知识手册、家庭消防自查清单,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制定家庭逃生计划;邀请家长志愿者参与校级消防演练,形成家校安全防护合力。
运动会工作布置(待明确具体时间,建议 11 月底前21日):明确家长参与事项(如家长志愿者负责物资分发、安全保障),班主任需提前与家长沟通分工;向家长强调赛前安全注意事项(如孩子运动装备准备、健康状况确认),同步运动会流程,确保家校协同保障运动会安全有序。
学校卫生工作与包干区管理:引导班主任向家长传递 “校园卫生 = 家庭卫生” 理念,通过照片展示班级与包干区卫生情况,邀请家长监督孩子在家的卫生习惯;建议开展 “卫生小能手” 家校评比活动,学校评选校园卫生标兵,家庭评选家庭卫生之星。
专用教室管理:告知家长专用教室使用规范,如孩子携带器材的注意事项,鼓励家长在家提醒孩子爱护学校设备;若出现设备损坏,班主任需及时与家长沟通,共同引导孩子树立责任意识。
| 专用教室 | 负责教师 | 专用教室 | 负责教师 | 专用教室 | 负责教师 |
|---|---|---|---|---|---|
| 美术教室1 | 张舒群 | 音乐教室1 | 张元媛 | 向阳书语 | 胡家邻 |
| 美术教室2 | 刘通 | 音乐教室2 | 吴小云 | 电脑房 | 李胜国 |
| 二楼空教室 | 阚洪进 | 大队部 | 邓翠翠 | 原书法教室 | 胡家邻 |
| 向阳心语 | 於丙燕 |
3.冬季学生健康防护与课间安全管理:
冬季健康防护:构建 “家校健康防护共同体”,班主任每日开展 “健康三查” 并同步家长,家长反馈孩子居家健康状况;每周向家长推送 “冬季健康防护指南”(如流感预防、诺如病毒应对),指导家长做好家庭护理;建议开展 “健康小卫士” 家校主题活动(如亲子健康知识问答、家庭健康打卡),提升学生与家长的防护意识。
课间安全管理:向家长说明冬季课间安全风险(如衣物厚重导致行动不便),邀请家长配合学校开展安全教育(如在家提醒孩子不追逐打闹);建立 “课间安全家校反馈通道”,家长若发现孩子在校有安全隐患,可及时与班主任沟通,形成家校共护的安全防线。
3. 德育主任孙自斌工作部署(8 分钟):
向阳艺语开展:鼓励班主任组织 “家校艺术共建活动”(如亲子才艺展示、家长艺术课堂),邀请有艺术特长的家长参与指导,丰富活动形式;通过班级群及时分享学生艺术成果,提升家长参与度。
行规养成(下学期队列训练):提前向家长告知队列训练规划,说明训练对孩子纪律意识培养的意义,争取家长支持(如在家督促孩子练习基本队列动作)。
防欺凌工作的布置:要求班主任每月召开 1 次防欺凌专题家校沟通会(线上或线下),解读学校防欺凌措施;指导家长填写 “家庭防欺凌自查表”,排查家庭环境中可能引发欺凌的因素(如孩子接触的暴力影视、网络内容);强调家校共同建立欺凌事件台账,同步处理进度与结果。
1. 前两个月工作总结:肯定班主任在 “家校协同” 工作中的成效(如防欺凌家校沟通、健康监测家校联动);指出不足(如部分班主任与家长沟通频率不足、家长参与度不均衡),提出改进方向(如建立家长分层沟通机制、打造特色家校活动品牌)。
2. 12 月劳动教育比赛展示部署(突出家校协同):明确 “家校共推劳动教育” 理念,要求班主任邀请家长参与比赛筹备(如指导孩子掌握家务劳动技能、协助完成劳动作品);设置 “亲子劳动展示环节”,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校级决赛,展示劳动成果;向家长推送 “劳动教育家庭实践建议”,引导家庭成为劳动教育的重要阵地。
3. 后续德育工作四大重点强调(围绕 “家校协同” 展开):
向阳小学德育处
2025年1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