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在学校及教导处工作计划的指导下,围绕“为流动花朵的可持续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以更新观念为前提,以育人为归宿,以提高师资整体素质为核心,“基于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为重点。转变教研理念,改进教研方法,以打造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为主线,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为主,教研活动继续以理论学习为先导,案例分析为载体,以问题为核心,以带着问题实践—反馈—调整—再实践为基本模式,深入常态课堂,跟踪质量,认真搞好教学研究、教学指导和教学服务,扎实有效开展教学研究和学习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为主要活动,促进教师、学生共同发展,努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
二、主要工作思路:
本学期继续加强学习《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和《数学课程标准解读》等有着课程改革的材料和相关理论文章,增强课程改革的意识和自觉性,做到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课堂是落实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努力追求真实、有效,高效的课堂,要从学生的真实需要出发,从教才内容的特点出发,落实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努力锻造课改精品课,注重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准。优化集体备课制度,发挥集体作用。继续加大对小学数学教师的备课、上课,根据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对学生进行过关与评价,课后反思等基本内容的教学常规管理。
(一)主要工作与措施:
1、做好常规性的工作、规范教师的业务水平。
A、备课:要求教师备课时基于数学课程标准,除了自我网上备课外,还要积极参加网上集体备课,确保每周一次集体备课活动。教案内容,包括教学课题、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具、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学业布置,教学反思等,教研组将定期对其进行检查。
B、上课:上课时要维持正常教学秩序,围绕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为目标组织教学,讲授要精当、精练,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个体差异,提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课中要明确目标,讲透知识点,训练要扎实有效,同时要注意师生活动时间的分配(教师时间与学生时间的比大约是1:2)要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C、学业的布置、批改:学业布置要适量,每节课要有一次练习,练习形式要多样化,练习设计既要在量上有所控制,更要注意质的精当。批改要正确及时,字迹要端正,书写格式要规范,不留回家学业练习。
D、辅导: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各任课教师要定时间、定计划、定内容地组织好学习有困难的个别学生的辅导工作,做到措施得力,效果显著,并做好练习批改记录的记载。
E、过关评价:基于数学课程标准改进过关检测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多方位评价,形式和手段可以多样化。除笔试外,还要注意运用口试和操作等方式,考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数学能力的发展。还要通过课堂提问、观摩、谈话、学生练习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非智力因素,了解学生的学生过程,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培养学生学习教学的兴趣。及时进行过关评价,做好评价分析、查漏补缺工作。
F、听课:本学期各教师每学期参加听课总节数不少于10节,要边听边思,及时评注。实施“一人一课”制度。
2、扎实开展教研活动,努力提高教研效率
1、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制定切实有效的教研组计划,落实教学常规和教研组工作。全组教师深入学习“基于数学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
2、每次教研活动要求全体教研组成员准时参加,不无故缺席,并做好详细记录。
3、根据本校的研究课题和不同教师的个性需求,我们将采用灵活多样的教研活动方式,在加强教研组的建设的同时,突出学习研究《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把集体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专题学习与问题探讨相结合、经验交流与教学反思相结合、提高理论学习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4、结合我校本学期的校本培训,围绕课题研究与学习资源,以提高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并要求教师认真准备、积极发言,切实提高教学效率,继续深化我校数学教研之风。
5、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安排好听课、评课活动。(每位老师一学期听课、评课达到10节以上。)促使每位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能得到更新与提高。
6、鼓励本组教师多参加校内外的教学教研活动和教师间的学习,做好学习笔记和听课笔记。通过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的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7、本着以“在借鉴中成长,在探索中提高,在发展中完善”的学习方针,教师要多问、多听、多看,写好记录及反思,学习他们先进的教学方法。
8、数学竞赛,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数学知识竞赛,创设良好的
9、竞赛氛围。鼓励各班级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继续加强毕业班的教学质量调研工作。
(二)具体安排
周次 | 起止时间 | 主 要 工 作 | 执行 |
1 | 2.17-2.21 | 1、制定数学教研组计划及备课组、学科教学计划。 2、学习数学课程标准、通过数学教学管理细则。 3、基于课标制定高效课堂教学方案。 | 教研组 备课组 数学教师 |
2 | 2.24-2.28 | 1、研读《数学课程标准及评价》制定备课、上课、学业评价量化表。 2、检查各类计划落实课标情况。 3、规范学生书写格式。 | 教研组 数学教师 |
3 | 3.2-3.6 | 1、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的数学教研、备课活动。 2、数学优秀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3、学习研究“基于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 | 教研组 备课组 优秀教师 |
4 | 3.9-3.13 | 1、制订基于数学课标的数学节实施方案并开展系列活动。 2、数学教研组重新落实教师“青蓝结对”工作。 3、一二年级家长开放日活动启动。 | 教研组 备课组 数学教师 |
5 | 3.16-3.20 | 1、推进“行为问题生”“学困生”辅导计划。 2、讲练结合,课堂教学分层指导探讨。 3、三月份月检工作评估。抽查教案,了解备课,作业情况。 | 教研组 备课组 数学教师 |
6 | 3.23-3.27 | 1、5年教龄内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2、毕业班数学教学工作座谈。 3、数学教师朗诵,书法比赛。 | 教研组 毕业班教师 |
7 | 3.30-4.3 | 1、数学教研组学习“数学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 2、全体数学教师对一月新授反思交流。 3、各年级数学口算竞赛。 | 教研组 数学教师 |
8 | 4.6-4.10 | 1、三四年级家长开放日活动; 2、“快乐活动日”活动展示; 3、数学教师基本功比赛。 | 教研组 备课组 数学教师 |
9 | 4.13-4.17 | 1、四月份教育教学常规检查。 2、各年级数学竞赛。 3、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 教研组 备课组 青年教师 |
10 | 4.20-4.24 | 1、绿色指标阶段质量检测(阅卷、统分、试卷分析、小结、反思); 2、各班调整数学教学进度; | 教研组 备课组 |
11 | 4.27-5.1 | 1、教研组、备课组教学工作分析会; 2、一二年级七巧板、3—5年级手抄报活动比赛 | 教研组 备课组 |
12 | 5.4-5.8 | 1、与九小开展“手拉手结对帮教”活动; 2、五年级家长开放日活动。 | 教研组 数学教师 |
13 | 5.11-5.15 | 1、总结教学五环节实施情况,作业评比。 2、学习研究“基于数学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 | 教研组 备课组 |
14 | 5.18-5.22 | 1、“快乐活动日”展示; 2、优质课展示活动。 3、五年级毕业班数学抽测活动。 | 教研组 数学教师 |
15 | 5.25-5.29 | 1、自查教学进度,适时调整(备课、作业、教学、测试)。 2、教研组、备课组研究复习计划。 | 教研组 备课组 |
16 | 6.1-6.5 | 1、全面结束新课,做好补缺补差工作。 2、一二年级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经验交流会。 | 教研组 数学教师 |
17 | 6.8-6.12 | 1、召开备课组长会议,了解各班教学情况; 2、数学教研组工作成果汇总。 | 教研组 备课组 |
18 | 6.15-6.19 | 1、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2、学生期末质量检测; 4、工作总结,撰写教育教学经验总结论文。 | 教研组 备课组 数学教师 |
19 | 6.22-6.26 | 1、工作资料分类存档; 2、做好各项评优、评价工作。
| 教研组 备课组 数学教师 |
20 | 6.29-6.30 | 1、举行休业式表彰奖励;2、安排暑假工作。 | 数学教研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