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周 次
|
时 间
|
工 作 安 排
|
一
|
2.20----2.24
|
1.学习各级教育部门的工作意见。
2.制定数学教研组活动计划。
3.组织数学各年级备课组、教师个人制定教学工作计划。
|
二
|
2.25—3.3
|
1、学习“基于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
22、“学习节”研读《课程标准》制定五环节等评价量表
23、检查各类计划落实课标情况。
4、学习教研活动计划,统一教学进度。
|
三
|
3.4—3.10
|
1、 数学教研组重新落实教师“青蓝结对”工作。
2、教研组、备课组制定数学“高效课堂”实施方案,并开展活动。
3、优秀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
四
|
3.11—3.17
|
1、校级学科带头人优质课展示活动。
2、各年级数学备课组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确保各年级组每周一次)
3、制定基于课标“学习节”实施方案开展系列活动。
4、一二年级家长开放日活动。
|
五
|
3.18—3.24
|
1、三月份月检工作评估。抽查教案、作业等。
2、学习交流“基于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
3、推进“行为问题生”“学困生”辅导计划。
4、组织教师参加数学青年教师优质课观摩。
|
六
|
3.25—3.31
|
1、“数学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理论学习
2、全体数学教师对一月新授反思交流。
3、减负增效,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
七
|
4.1—4.7
|
1、数学教研组校本培训。(观看教学实录)
2、数学教师去外校听课及教研活动。
3、了解教师教学和学生需求等情况。
|
八
|
4.8—4.14
|
1、数学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
2、毕业班数学教学工作座谈。
3、低中高年级口算比赛。
4、三四年级家长开放日活动。
|
九
|
4.15—4.21
|
1、加强起始年级与毕业班工作研讨。
2、制定基于课标的教学与评价闯关检测。
3、四月份教育教学常规检查。
4、各年级数学教师以各自任教的教科书中“数学活动”和“课题学习”为课题,尝试合作学习。
|
十
|
4.22—4.28
|
1、数学学科调整教学进度,做好中考准备工作。
2、绿色指标阶段教学质量检测。(阅卷、统分、试卷分析、小结、反思)。
3、组织校内公开课。
4、听评课阶段总结。
|
十一
|
4.29—5.5
|
1、教研组、备课组教学工作分析。
2、全体数学教师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评价。
3、搞好公开课研讨课活动及评课,注重评价性、实效性、操作性。
|
十二
|
5.6—5.12
|
11、与九小开展“手拉手结对帮教”活动
22、五年级家长开放日活动
3、毕业班抽测活动,素质教育活动。
4、全面加强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实到数学课堂教学之中。
|
十三
|
5.13—5.19
|
1、总结教学五环节实施情况,作业评比。
2、“基于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研讨会
|
十四
|
5.20—5.26
|
1、数学教研组和备课组举行研究学习活动。
2、高年级公开课活动。
|
十五
|
5.27—6.2
|
1、低中高年级数学竞赛。
2、视频课堂教学学习。
3、各年级数学优质课评比。
|
十六
|
6.3—6.9
|
1、数学组组织学生各类竞赛活动(七巧板、手抄报)
2、上课情况评比、开展优质课活动。
3、“基于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研讨会
|
十七
|
6.10—6.16
|
1、 数学教学进度检查;制定数学学期复习计划。
2、 数学教研组和备课组举行研究学习活动。
|
十八
|
6.17—6.23
|
1、教学常规检查,做好各项评优工作。
2、准备各项考务工作,准备迎接期末考试
3、期末绿色指标测试、总结考试情况。
4、撰写教育教学经验总结论文。
5、上交优秀教师名单。
|
十九
|
6.24—6.30
|
1、数学教研组工作成果汇总。
2、教师工作总结上交、教学反思和教学用书、教案、挂图等上交。
3、全体数学教师上交全部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