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教育局和学校的工作要点,在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的指导下,围绕“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的办学理念,“基于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以更新观念为前提,以育人为归宿,以提高师资整体素质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转变教研理念,改进教研方法,以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为主线,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为重点,教研活动继续以理论学习为先导,案例分析为载体,以问题为核心,以带着问题实践—反馈—调整—再实践为基本模式,深入常态课堂,跟踪质量,认真搞好教学研究、教学指导和教学服务,扎实有效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学生共同发展。努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
二.主要工作思路:
本学期继续加强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和《数学课程标准解读》等有着课程改革的材料和相关理论文章,增强课程改革的意识和自觉性,做到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课堂是落实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努力追求真实、有效,高效的课堂,要从学生的真实需要出发,从教才内容的特点出发,落实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努力锻造课改精品课,注重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准。优化集体备课制度,发挥集体作用。继续加大对小学数学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考试与评价,课后反思等基本内容的教学常规管理。
2、主要工作与措施:
1、、做好常规性的工作、规范教师的业务水平。
1、备课:要求教师备课时除了自我备课外,还要积极参加集体备课,教案内容,包括教学课题、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具、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教学后记等,教研组将定期对其进行检查。
2、上课:上课时要维持正常教学秩序,围绕目标组织教学,讲授要精当、精练,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个体差异,提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课中要明确目标,讲透知识点,训练要扎实有效,同时要注意师生活动时间的分配(教师时间与学生时间的比大约是1:2)要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3、作业的布置、批改:作业布置要适量,每节课要有一次作业,作业形式要多样化,作业设计既要在量上有所控制,更要注意质的精当。批改要正确及时,字迹要端正,书写格式要规范。
4、辅导: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各任课教师要定时间、定计划、定内容地组织好学习有困难的个别学生的辅导工作,做到措施得力,效果显著,并做好作业批改记录的记载。
5、检测:改进检测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多方位评价,形式和手段可以多样化。除笔试外,还要注意运用口试和操作等方式,考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数学能力的发展。还要通过课堂提问、观摩、谈话、学生作业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非智力因素,了解学生的学生过程,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培养学生学习教学的兴趣。及时进行单元检测,做好检测分析、查漏补缺工作。
6、听课:本学期各教师每学期参加听课总节数不少于12节,要边听边思,及时评注。实施“一人一课”制度。
1、扎实开展教研活动,努力提高教研效率。
1、积极开展学习“基于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
2、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制定切实有效的教研计划,落实教学常规和教研组工作。
3、每次教研活动要求全体教研组成员准时参加,不无故缺席,并做好详细记录。
4、根据本校的研究课题和不同教师的个性需求,我们将采用灵活多样的教研活动方式,在加强教研组的建设的同时,把集体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专题学习与问题探讨相结合、经验交流与教学反思相结合、提高理论学习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5、结合我校本学期的校本培训,围绕课题研究与学习资源,以提高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并要求教师认真准备、积极发言,切实提高教学效率,继续深化我校数学教研之风。
6、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安排好听课、评课活动。(每位老师一学期听课、评课达到15节以上。)促使每位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能得到更新与提高。
7、鼓励本组教师多参加校内外的教学教研活动和教师间的学习,做好学习笔记和听课笔记。通过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的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8、本着以“在借鉴中成长,在探索中提高,在发展中完善”的学习方针,教师要多问、多听、多看,写好记录及反思,学习他们先进的教学方法。
9、数学竞赛,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数学知识竞赛,创设良好的竞赛氛围。
10、鼓励各班级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11、继续加强毕业班的教学质量调研工作。
(三)各周工作安排:
周 次 |
时 间 |
工 作 安 排 |
一 |
9.1—9.2 |
1、学习“基于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 2、通过数学教学管理细则。加强一年级数学学习准备期工作。 3、制定数学教研组计划及备课组、学科教学计划。 |
二 |
9.3—9.9 |
1、 数学教研组重新落实教师“青蓝结对”工作。 2、教研组、备课组制定学期工作目标及备课方案。 3学期初工作检查(重点备课)规范作业格式。. |
三 |
9.10—9.16 |
1、学科带头人优质课展示活动。 2、数学备课组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确保各年级组每周一次) 3、一年级数学零起点教学情况交流。 |
四 |
9.17—9.23 |
1、九月份月检工作评估。抽查教案、作业等。 2、学习交流“基于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 3、第一阶段教学检测。 4、一年级数学公开课。 |
五 |
9.24—9.30 |
1、“数学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理论学习 2、全体数学教师对一月新授反思交流。 3、二年级数学公开课。 |
六 |
10.1—10.7 |
1、数学教研组校本培训。(观看教学实录) 2、数学教师去九小听课及教研活动。 |
七 |
10.8—10.14 |
1、数学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 2、毕业班数学教学工作座谈。 3. 各年级数学口算比赛。 |
八 |
10.15—10.21 |
1、数学教研组和备课组举行课堂研究学习活动。 2、四年级公开课活动。 3、十月份教育教学常规检查。 |
九 |
10.22—10.28 |
1、数学学科调整教学进度,做好中考准备工作。 2、低中高年级教学研讨会。 |
十 |
10.29—11.4 |
1、复习迎接中考。 2、期中绿色指标测试。 |
十一 |
11.5—11.11 |
1、质量分析、第一期教学评比。 2、阶段质量分析会,校外素质教育活动。 |
十二 |
11.12—11.18 |
1、五年级公开课活动。 2、总结教学五环节实施情况,作业评比。 3、“基于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研讨会 |
十三 |
11.19—11.25 |
2、数学教研组和备课组举行研究学习活动。 3、三年级公开课活动。 |
十四 |
11.26—12.2 |
1、低中高年级数学竞赛。 2、视频课堂教学学习。 3、评选优质课活动。 |
十五 |
12.3—12.9 |
1、数学组组织学生各类竞赛活动(七巧板、手抄报、闯关) 2、优质课公开活动。 3、“基于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研讨会 |
十六 |
12.10—12.16 |
1、 数学教学进度检查;制定数学学期复习计划。 2.数学教研组和备课组举行研究学习活动。 |
十七 |
12.17—12.23 |
1.教学常规检查、对照计划检查进度。 2、做好期末复习工作、做好补缺补差工作。 3、做好各项评优工作。 |
十八 |
12.24—12.30 |
1、数学教研组工作成果汇总。 2、上交优秀教师名单。 3、研讨课程标准的评价。 |
十九 |
12.31—1.6 |
1、准备各项考务工作,准备迎接期末考试。 |
二十 |
1.7—1.13 |
1、教师总结上交、教学反思和教学用书、教案、挂图等上交。 2、全体数学教师上交全部资料。 3、考评教师相关常规工作。(德能勤绩) |
二十一 |
1.14—1.20 |
1、期末绿色指标测试、总结考试情况 2、做好书写学生成长手册评价工作。 |
二十二 |
1.21—1.25 |
1、散学典礼;2、开始放寒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