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学期学校德育工作中,德育处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以人为本,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不断开拓德育新思路,发挥德育途径整体效益,提高学校德育整体效果。结合我校实际,为了确保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实施,努力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实现了本学期德育目标的要求,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德育队伍的整体素质。
做好德育工作计划,努力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德育队伍的整体素质。发挥德育领导小组的核心作用。加强了德育工作领导,完善德育工作管理机制,由校长负总责,共青团具体抓,实行校长、年级组长、班主任三级,常规管理的制度,形成了各部门密切配合,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共同承担的纵向连接的德育工作体系。德育领导小组成员增强了“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意识,并能以身作则,努力工作,带领全员积极探索学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注意加强德育队伍建设,特别是班主任队伍建设。每学期坚持开好“四种会”即每周一升旗后的主题班会;每月一次班主任会议;每学期1次班主任经验交流会;每学期期中闯关后的家长会。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
1、精心布置宣传阵地。加强对楼道文化以及班内后黑板墙报等文化阵地的指导管理,在把好舆论导向的同时,力求主题突出,图文并茂,充分发挥宣传阵地教育功能。
2、规范绿色温馨教室布置。各班教室的布置体现了各班的特点,营造了生动活泼、洁净素雅、健康文明、催人奋进的良好育人氛围。
3、为使校园文化具备与教育要求相适应的吸引力和情感号召力,逐步形成了以“养成教育”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和精神。
4、大力推进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学校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创设一个“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我校有健全的教育阵地,如:宣传栏、黑板报、图书阅览室等。学校长期坚持不懈地开展班级图书借阅制度,使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
三、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养成教育。
1、加强对学生的《小学生守则》、《学生一日行为规范》以及习惯养成教育, 敦促学生做到养成求规范,规范促发展。开学初,抓好学生的仪表、服饰、发型行为规范,晚上放学的骑走读情况,平时上下课的提前到位等。又如各年段、班级能做到按照学校的统一布署,保质保量的做好常规早读、大课间活动、个人卫生工作,保证校园大环境的整洁、清新,以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 效能。
2、充分利用升旗仪式、班队会课、专题教育课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法制安全和思想品行的教育。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课,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集体、热爱家乡、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做时代新人。
3、落实科学发展观,确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在工作中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校园为着力点,着手加强队干部的能力建设,增强理论学习水平和管理能力,通过学习队知识,增强队员的意识教育,塑造队干部和队员的高尚品质,推动学校文化建设更上新台阶,尤其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促进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教育效果显著。
4、加强安全教育、不断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通过法制报告、主题班会或 其它形式,强化对学生的上下学安全、交通安全、运动安全、人际关系 安全、饮食安全等各项安全教育。积极开展相关主题班会,进一步增进学生的法制知识和守法意识,懂得珍爱生命、崇尚科学、拒绝毒品。
5、立足学校,放眼社会,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辐射作用,争取社会各个方面对实现学校管理目标的大力支持,协调好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进一步推进我校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
四、工作设想
1、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突出全员育人观念,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育人作用,真正做到服务育人,教书育人的全方位育人观。
2、加强德育科研,探讨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实效性。加强德育课题研究工作,进一步提升教育管理水平,把研究成果及时应用到学校教育工作中去。
3、继续抓好班主任“老青帮带”工作,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树立全体教师皆为班主任的教育管理思想,使全体教师能共同教育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以严要求、高标准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
4、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将在原有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从学校实际出发,不断更新观念,努力使德育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今后,我们要进一步结合我校德育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