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紧扣“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 ,结合上海地域文化特色,通过多元活动提升师生语言规范意识,推动普通话与方言文化的和谐共融。
二、活动时间
2025年9月15日—21日(第28届推普周)
三、活动主题
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四、活动目标
1.语言规范:强化师生普通话应用能力,提升规范汉字书写水平。
2.文化传承:通过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红色文化三大维度创作,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知与热爱 。
3.实践创新:结合“魅力汉语”等活动,激发学生语言学习兴趣,营造“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的校园氛围。
五、活动内容及安排
(一)推普周主题班会
1.参与对象:全体教师,每班开展1次主题班会
2.班会内容:
知识普及:通过PPT介绍普通话的历史、发音规范及推普周意义。
(二)“啄木鸟”纠错行动
1.参与对象:全校学生,每班提交2张优质照片
2.活动内容:
鼓励学生在校园内外寻找错别字、不规范用字(如招牌、标语、宣传栏),拍摄高清照片并标注错误类型(如字形错误、繁简混用) 。
(三)“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活动
1.参与对象:二、三年级(写字比赛);四、五年级(古诗朗诵)
2.活动内容:
以规范书写为核心,选取适合二、三年级学生认知水平的汉字内容,如课本中要求掌握的生字、词语或简短优美的句子,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书写,检验其书写的规范性、工整度与美观度。
学生从指定的中华经典古诗篇目(如《静夜思》《春晓》《望庐山瀑布》等,由语文组提前筛选并公布)中选取一首,进行普通话朗诵展示。通过朗诵,展现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同时检验其普通话的标准程度、表达能力和语言感染力。
(四)“沪语传城韵,童心绘‘申’情”手抄报创作
1.对象:全校学生,每班提交5幅作品
2.创作要求:
主题聚焦江南文化(如古镇建筑、非遗技艺)、海派文化(如石库门、弄堂生活)、红色文化(如上海红色地标)三大维度,体现普通话推广与地域文化的融合 。
作品规格为A3纸,需原创,文字工整、画面美观,可配简短文字说明。
(五)“魅力汉语”活动
1.参与对象:全校学生,自愿报名
2.活动形式(参考附件4)
六、活动保障
1.组织架构:
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统筹活动全局
执行小组:德育处、教导处牵头,各班主任及语文教师协同落实
2.宣传动员:
校园广播:课间播放普通话学习小贴士及优秀童谣
七、活动要求
1.全体教师需以身作则,在校园内全程使用普通话交流,尤其是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环节,为学生树立榜样。
2.各年级语文老师需提前做好活动筹备,包括指导学生、准备道具等,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3.学生需积极参与活动,认真准备,在活动中主动使用普通话,尊重他人表达,展现良好的校园风貌。
4.做好活动宣传和记录,语文老师负责拍摄照片、视频,收集过程性资料,活动结束后撰写活动小结。
上海松江区向阳小学教导处
2025年0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