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德育为本。探索德育教育方法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最基本的是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情感,但这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小学的德育主要是养成教育,即让小学生从小养成懂得守纪律、关心他人、尊敬师长、爱护公物、勤俭节约、不怕困难、勇于向上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而这些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靠潜移默化、日积月累,课堂教学既是学校传授文化知识和技能的阵地,又是德育的重要阵地,应该在这个阵地上充分传授知识和技能,积极渗透品德教育,充分发挥每一学科的德育功能。
1.经常训练。学校生活培养孩子机体和时间观念,遵守学校纪律,从开学的第一天起,就对他们进行常规教育。对怎样回答问题,尊敬师长 团结同学做出规定,然后反复练习。
2.正面教育孩子,用故事讲道理。孩子喜欢听故事,通过讲故事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经常通过故事解决班级内部的事情,可以更好的培养孩子们团结友爱的精神。各学科的思想内容是十分丰富的,要深入学习教学大纲和教材,积极挖掘教材内容的思想性。
3.通过对实际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进行教育。充分利用“节日庆典、晨会、校班(队)会、国旗下讲话、宣传栏、黑板报、校外德育教育基地”等,不失时机的加强对小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把道德认知自觉的转化为道德行为。在实践活动中,提高了思想认识,净化自己的心灵。
4.对学生有耐心,注意表扬的艺术。爱听表扬是儿童的心理特点,如果运用恰当,学生的积极性就会提高,用表扬同学道德品质行为上的积极面,去影响和克服学生存在的消极因素,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5.以身作则,做孩子的表率。学生模仿能力很强,教师的一举一动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工作上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凡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先做到,带头运用礼貌语言。
6.加强家庭德育教育,家庭学校相结合。学校建立教师家访制、家校定期对话制、教师家长共评制,通过召开家长会、座谈会,建立家庭教育联系卡等家校“双边”活动,拉近了家校距离,密切了家校关系,形成了德育合力。以家长学校为依托,提高家长综合素质。
加强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细致的育人工程。它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精心策划,不断的用生动的、贴近生活的实例来充实它。